【商业分析项目5】(人货场-货)产品分析补充 (适用于服装类)

本文探讨了用户选择产品的五个要素,客观评估产品吸引力的方法,新品上市后订货与销售跟踪,以及使用波士顿矩阵分析产品定位。重点在于B门店新品销量不佳的原因分析和全局复盘,提供销售策略建议。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为什么用户会选择产品

5个要素:功能驱动、设计驱动、营销、销售、运营

2- 如何客观评估产品吸引力

不能完全精细地区分出来到底哪些客户是纯被产品吸引的,但至少可以用排除法区分出哪些是靠促销吸引、运营手段、渠道优势赢得的客户。

3-新品上市

注:此处不讨论新品要不要做、要做多少、要怎么做的问题。聚焦在新品上市后的表现

盯紧第一批订货

销售进度周跟踪情况表

门店当月销售目标当月实际销量完成进度最近1周销量剩余库存库存可用周数情况
A-------------------------------缺货预警
B------------------------------正常销售
C------------------------------滞销预警

销售进度月跟踪情况表
假设产品不是分批入库,

门店产品名称产品系列入库时间入库总量上市时间门店拿货总量上市满1个月累计销售数量销售占比上市满3个月累计销售数量销售占比新媒体部预热时间周期运营部策划的市场活动

注:假设产品是分批入库,要看总量。

分析B门店新品为什么销量不行

思路

首先,从”是否在力推新品/工作执行是否到位“这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因为这是销售部门在自己权限范围内能解决的问题,是可以给到具体可落地的业务指导的。

其次,分析产品本身的问题。
从而做出最重要的判断:新品的销售是否符合预期,新品的生命周期比预期更高/更低。后续策略是扩大/维持/缩小。

思维导图

Alt

全局复盘总结

分析整体表现

分析销售量、销售金额、毛利等。看总销量是否达标,判定产品的实际定位是否与预期相吻合,挣钱/爆款/走量/失败。

各门店的产品实际销售情况

门店产品名称产品系列入库时间入库总量上市时间门店拿货总量累计销售数量销售占比(累计销售数量/门店拿货数量)

同系列产品对比

产品系列产品名称入库时间入库总量上市时间门店拿货总量累计销售数量销售占比(累计销售数量/门店拿货数量)

分析过程表现

分析产品的生命周期走势如何,时间上1周、2周、…、24周对应的实际销售量等。

4-产品定位分析模型:波士顿矩阵(BCG MATRIX)

Alt
Alt
随着市场饱和度上升,明星产品会慢慢成为现金牛产品。
问题产品:问题指的是不知道其未来的发展路径
瘦狗产品,对于公司而言,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将它淘汰。

注意事项

  1. 波士顿矩阵模型忽略了品类在利润方面的表现关注的是销售额方面的表现,具体关注的是销售额在总体的占比和自身销售额的增长。
  2. 模型的关键是计算“销售增长率(内部)”和“相对市场占有率(外部)”。相对市场占有率(外部)即Market Share,指的是该品类销售额在总销售额中的占比。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