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
- 1. 引导相关分区(Boot Chain)
- 2. 系统分区(Rootfs)
- 3. 应用分区(Application)
- 4. 数据存储分区
- 5. OTA升级相关分区
- 6. 安全存储分区(Secure Storage)
- 分区的核心本质
- 为什么需要分区?
- 分区的关键要素
- 汽车控制器中分区的特殊性
- 一、影响分区大小的核心原则
- 二、各核心分区大小的确定方法
- 三、特殊场景的调整策略
- 一、分区表操作命令(针对块设备)
- 二、Flash设备分区命令(针对MTD设备)
- 三、文件系统格式化命令
- 四、分区挂载与卸载命令
- 五、分区信息查看命令
- 嵌入式汽车控制器中的特殊说明
- 命令解析
- 输出示例(汽车控制器场景)
- 输出列含义
- 实用场景
- 1. 选项含义对比
- 2. 输出差异示例
- 总结
-
在汽车控制器(如车载ECU、IVI(车载信息娱乐系统)、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等)开发中,Linux分区设计需结合功能安全(ISO 26262)、信息安全(ISO/SAE 21434)、可靠性及OTA升级需求,针对嵌入式存储介质(如eMMC、NAND Flash)进行定制。以下是典型分区及设计逻辑:
1. 引导相关分区(Boot Chain)
引导链是系统启动的核心,需满足Secure Boot(安全启动) 要求(防止恶意篡改),通常包含多级引导程序和设备配置。
-
SPL(Secondary Program Loader)分区
作用:初始化硬件(如DRAM、存储控制器),加载下一阶段引导程序(如U-Boot)。
特点:体积极小(适配存储介质的启动区,如eMMC的Boot0/Boot1分区),需被硬件信任(支持签名验证)。 -
U-Boot分区
作用:加载Linux内核和设备树,执行启动脚本(如设置内核参数、初始化外设),支持OTA升级触发(如从备份分区启动)。
汽车场景特殊需求:需集成Secure Boot验证(校验内核和设备树的签名),支持故障时回退到冗余分区。 -
设备树(DTB)分区
作用:描述硬件配置(如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0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