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Wireshark有抓包过滤器和显示过滤器两种,以下是它们的使用方法:
抓包过滤器
- 语法:使用BPF(Berkeley Packet Filter)语法,有四个核心元素,分别是类型、方向、协议和逻辑运算符。类型包括主机(host)、网段(net)、端口(port)等;方向有源地址(src)、目标地址(dst);协议如tcp、udp、http等;逻辑运算符有与(&&)、或(||)、非(!)。例如,“src host 192.168.31.1”表示抓取源IP为192.168.31.1的数据包;“tcp || udp”表示抓取TCP或UDP协议的数据包。
- 使用方式:先停止抓包,点击工具栏的“捕获”按钮,选择“选项”,在弹出的捕获选项界面最下方的输入框中输入过滤语句,点击“开始”即可抓包。输入框会自动检测语法,绿色代表语法正确,红色代表语法错误。
显示过滤器
- 语法:包含5个核心元素,分别是IP、端口、协议、比较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IP地址用“ip.addr”“ip.src”“ip.dst”表示;端口有“tcp.port”“tcp.srcport”“tcp.dstport”等;协议如tcp、udp、http等;比较运算符有“>”“<”“==”“>=”“<=”“!=”;逻辑运算符有“and”“or”“not”“xor”(有且仅有一个条件被满足)。例如,“ip.addr == 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