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文摘取自2025 CMMI中国大会发布的《CMMI中国区2024年度优秀实践案例》,本次的案例集相较之前的信息,丰富了执行和最终成果的细节,具备更高的参考价值和技术指导意义。
公司背景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是中国领先的大型零售银行,历史可追溯至1919年开办的邮政储金业务。2007年3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2016年9月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2019年12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公司拥有近4万个营业网点,定位于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依托“自营+代理”的独特模式,致力于为中国经济转型中最具活力的客户群体提供服务。软件研发中心是我行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从2014年的一级部起,历经十年的发展,持续不断地以科技赋能全行加速向数据驱动、渠道协同、批零联动、运营高效的新零售银行转型。
业务挑战:质量与效率的双重压力
一、2022年及之前突出问题
- 上线后程序类问题单较多:工程上线后程序类问题单占比较高。通过对引入过程进行根因分析,公司发现超过大多数程序类问题单是在开发构建和系统设计过程中引入的;通过对逃逸过程的根因分析,发现约超过一半的程序类问题单是源于单元测试和系统测试过程的逃逸。
- 生产效率较低:研发人员人均研发产能与行内管理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二、2023年业务目标
- 减少程序类问题单,实现程序类问题单占比降低20%。
- 提高生产效率至行内管理目标。
为了实现以上业务目标,我们持续采用CMMI实践进行过程改进,并于2023年11月通过了CMMI4级评估。
技术解决方案:精准发力,量化驱动
一、减少上线后程序类问题单
1.代码质量和测试覆盖率的综合措施
1)梳理并优化编码规范及代码走查单,加强SonarQube代码扫描工具推广,提升代码评审/走查效率;
2)引入Junit测试框架,编写测试程序,提高单元测试覆盖率;
3)设置代码质量门禁,管控代码扫描合规情况、单元测试覆率和通过率。
2. 优化评审流程与代码质量管理体系
1)细化设计说明书评审频次,明确每个迭代内均需进行评审,以便尽早发现问题,减少问题后移;
2)设计评审缺陷率纳入度量指标,定期记录分析工程数据;
3)从代码完整性、正确性、一致性、可预测性、可靠性、可维护性等方面明确代码评审规则,将代码评审问题数纳入绩效评价指标,鼓励项目组多发现代码问题;
4)尝试引入专业代码评审管理工具(Fisheye)。
3. 强化测试缺陷管理和版本控制
1)统一测试缺陷管理工具,推进所有项目采用测试管理平台,实现系统测试用例、测试缺陷全流程线上化管理,支持各类缺陷数量、修复工作量、缺陷状态等数据自动统计;
2)对于致命/严重缺陷处理时长制定明确的测试管理要求;
3)严控上线版本,通过测试与投产版本关键信息(如版本号、MD5等)自动比对,加强测试版本与上线版本一致性检查,将测试上线代码版本匹配率纳入绩效评价指标,做到所投皆所测。
二、提高生产效率
1. 推进DevOps自动化与任务管理线上化
1)搭建DevOps标准化流水线,完成推广并实现项目全覆盖,自动触发代码扫描、单元测试、构建打包,完成系统集成和部署;
2)中心内部推广线上化任务管理工具,实现线上任务创建、跟踪、验证,支持多层级人员忙闲程度及任务完成情况自动统计,改变原有线下手工任务管理模式;
3)线上任务管理工具中嵌入任务管理标准,明确单条任务不超40人时,细化任务管理颗粒度。
2. 优化缺陷管理流程与提升修复效率
1)测试管理系统缺陷管理流程增加开发人员缺陷处理工作量统计功能,减少手工统计工作量的不准确性;
2)度量所有项目缺陷修复工作量,建立基线,通过计算缺陷修复工作量占比,明确当前缺陷修复投入水平,帮助识别由于代码质量不高导致的资源消耗;
3)通过缺陷修复工作量统计分析定位缺陷解决效率较低的团队及个人,推动根因分析及针对性解决措施制定。
量化成果与核心收益
针对组织内出现的突出问题(程序类问题单占比高和生产效率较低),组织 内部制定相关改进措施,并严格落实执行。执行后效果明显,工程建设质量和研 发效率显著提升,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1. 工程上线后程序类问题单占比相较于改进前下降26%,工程上线质量显著提升; cmmiinstitute.com
2. 劳动产出效率较改进前提升28%,研发人员研发效率大幅提升。 除此之外,系统测试质量、内测质量、缺陷处理效率等关键过程度量指标均 有明显提升,提升效果详见下表:
PARS是CMMI唯一指定的评估结果发布平台,案例真实性和评估结果可通过PARS系统查询验证。
CMMI评估结果查询 - ISACA China-ISACA中国区官网ISACA中国区官网https://www.isaca.org.cn/enterprise/cmmi-p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