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厘米级定位?

厘米级定位精度基于卫星定位纠偏技术,通过地基增强系统消除误差,实现亚米级至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从单基站RTK到网络RTK,再到全国组网的千寻位置系统,定位技术不断发展,提供广泛应用于测绘、交通等领域的精准位置服务。


1. 定义

厘米级定位精度,即定位误差范围在10cm以内的位置数据服务。目前主要基于卫星定位、传感器定位等技术原理实现。

千寻知寸是基于卫星定位纠偏(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实现的厘米级高精度定位,一般情况下水平精度可以达到2厘米、高程精度可以达到5厘米。

2. 原理

导航卫星定位物体,其实就是卫星向这个物体发信号,只要用单程信号传输时间(T1)与信号传输速度(S)相乘,就能算出该物体与卫星间的距离(D1)。当4颗以上卫星同时向一个物体发信号时,就能分别算出该物体与各卫星间的距离(D1、D2、D3、D4)。这样,只要分别以各个卫星为中心,以它们各自到该物体的距离为半径画圆,就能在唯一的交点处精准确定该物体的坐标了。

但实际上,卫星工作受多因素干扰,比如,卫星信号穿过地球对流层、电离层时会发生折射,射到建筑上会发生反射,这都会导致信号传播时间计算有误,继而带来距离计算错误,从而产生几十米甚至超百米的定位误差。

建设地基增强系统正是消除卫星定位误差的有效手段。首先,在地面建立精确坐标(X、Y、Z)已知的地基增强站。由导航卫星对基站进行定位,得到基站实时定位坐标(X1、Y1、Z1)。因受多因素干扰,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综合定位误差(设定为E)。通过计算基站精确坐标(X、Y、Z)与实时定位坐标(X1、Y1、Z1)间对应项的差值,就能把综合定位误差E计算出来。

而以基站为中心的20至40公里半径范围内,对流层、电离层运动等对卫星定位影响基本一致。所以只要基站把综合定位误差E实时播发给该范围内终端。它们就可在卫星定位时,把定位误差计算进去,从而实现亚米级甚至厘米级高精准定

评论 1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智驾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