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第5章聚焦于电流镜与偏置技术,详细阐述了基本电流镜、共源共栅电流镜、有源电流镜的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以及放大器中的偏置技术。这些内容对于设计稳定、精确的模拟电路至关重要,有助于理解和解决电流源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以及为各类放大器提供合适的偏置条件,从而优化电路性能。
基本电流镜
- 电流源的重要性与设计问题
- 电流源在模拟电路中应用广泛,其输出电阻、电容、电压余度与输出电流大小存在相互制约关系,同时电源、工艺、温度依赖性,输出噪声电流及与其他电流源的匹配等方面也很重要。简单的电阻偏置难以提供稳定电流源,需基于基准电流复制的方法设计电流源。
- 电流镜的工作原理与特性
- 基本电流镜由两个工作在饱和区且栅源电压相等的相同晶体管组成,可精确复制电流,不受工艺和温度影响,复制比例由器件尺寸比率决定,但复制链过长会累积误差。电流镜在差动放大器等电路中用于偏置尾电流源和负载电流源,其晶体管通常采用相同栅长,通过调节宽度实现电流比例缩放,还可处理信号,放大小信号电流,但会增加偏置电流。
共源共栅电流镜
- 沟道长度调制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 沟道长度调制会使基本电流镜镜像电流产生误差,尤其是使用最小长度晶体管时。解决方法是迫使(V_{DS2})等于(V_{DS1})或(V_{DS1})等于(V_{DS2}),以抑制该影响。
- 共源共栅电流镜的两种拓扑结构
- 第一种拓扑结构:通过共源共栅器件屏蔽电流源,保证(V_{DS2}=V_{DS1}),用两个二极管连接型器件串联生成(V_{b}),能精确复制电流,但消耗较大电压余度,P点最小允许电压为两个过驱动电压加上一个阈值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