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保存编译内核生成的.config文件都是cp .config arch/arm/configs/xxx_defconfig来保存的。但是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方法。
以前一直没有在意过这个问题,直到遇到了make xxx_defconfig生成的.config与原xxx_defconfig有差异并解决后,引发我的对.config保存方式的疑惑。原来在arch/arm/configs/中保存的默认xxx_defconfig文件并不是一个完整的.config文件。其实执行过make xxx_defconfig后产生的.config会比原来的多近2000行配置。这些配置在执行make xxx_defconfig自动添加进去的。
一些通用的内容并不会保存,怎样剔出掉这些在.config通用的内容?内核中提供了 make savedefconfig 这个命令。
这样做的优点相当多了就,节省空间以至于Linux内核的代码量不会太大,第二对比差异的时候好对比一些。更重要的是这个是一个正统的方式。完整命令:
# make savedefconfig && mv defconfig arch/arm/configs/xxx_defconfig
参考:https://blog.youkuaiyun.com/kangear/article/details/3955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