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对话的对话策略与技术要点
在人机对话领域,实现一个有效的合作系统并非易事,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下面将详细探讨人机对话中的一些对话策略以及相关的技术方面。
1. 合作性回答策略
在人机对话中,系统对用户问题的回答方式体现了其合作程度。以“这条行程需要多长时间?”这个问题为例:
- 简单回答 :系统直接给出“两小时”,只是单纯回应问题,未做额外说明。
- 评估与解释回答 :“两小时,因为在凡尔赛要换乘”,系统不仅给出答案,还对时长原因进行了解释,体现了一定的合作性。
- 建议性回答 :“两小时,因为在凡尔赛要换乘,但如果你经过默东,五十分钟就能到达”,系统超越了单纯回答问题的范畴,为用户提供了新的选择,属于协作性更强的回答,有助于共同构建目标。
2. 对话交互性策略
在火车车票预订任务中,常见的人机对话可能呈现出一种机械的模式,如用户提出“我想去巴黎”,系统依次询问“哪天?”“几点?”“什么舱位?”等。这种模式虽然能推动任务进行,但缺乏自然对话的语言元素,不能视为具有合作性的交互。
为了增加交互性,系统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 针对缺失参数回应 :如用户提出“我想去巴黎”,系统回应“你想什么时候出发?”,针对请求中的缺失参数做出相关回应。
- 确认并回应 :“好的。你想什么时候出发?”,先确认用户请求,再进行回应。
- 重复参数并回应 :“去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06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