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5分钟本地部署部署AI大模型,让你从此以后再也不愁没有AI可用

随着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技术的迅猛发展,AI模型的规模和复杂度也在不断增加。这些大规模模型,如大型语言模型(LLMs)、计算机视觉模型和复杂的推荐系统,通常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来训练和推理。云计算平台提供了便捷的解决方案,但本地部署AI大模型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必要性。

大模型本地部署,顾名思义就是把大模型部署到我们本地的笔记本或者台式机上。

为什么选择本地部署AI大模型?

1. 数据隐私与安全性

本地部署可以更好地保护数据隐私,避免将敏感数据传输到云端,减少数据泄露的风险。对于某些行业,如医疗、金融、政府等,对数据安全和隐私的要求尤为严格。

2. 控制与独立性

本地部署允许用户完全控制模型的运行环境、数据处理和模型更新,减少对第三方服务的依赖,提供更高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3. 性能与成本

在某些情况下,本地部署可以提供更好的性能,特别是当需要频繁进行推理时。同时,长期来看,本地部署可能比持续使用云服务更具成本效益。

4.科研需求

在一个局域网内,可以在服务器部署一个AI大模型,在内网局域网内基本上所有人都可以用这个大模型,可以说很方便。

由于大模型本身动辄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参数,使用普通的方法去部署大模型会非常吃力。为此,研究员们开发了很多本地部署的框架的应用来帮助我们更好的进行本地部署。

可本地部署的AI大模型盘点

1. ollama 本地部署

首先声明一下,ollama包括一些其他的AI大模型,都是比较吃GPU的,因此运存这个玩意就比较重要了。个人感觉,如果拿笔记本部署的话6G以上肯定要有,不然根本跑不起来

既然是本地部署,首先肯定要先下载一个本地部署的软件或者工具,作为一个载体。安装包获取在文末。

下载完成以后,双击安装就可以,点击install直接安装就行,不用多管。

个人感觉这个羊驼,有点可爱

因为这个Ollama 默认是没有 webui 界面的,因此如果想要安装的话,需要另外安装anythingllm或者Docker。这两个的安装包也在文末。

anythingllm的配置:

双击安装包以后,正常安装流程。等待安装完成以后,进入界面

点击,Getstart,后面就开始配置使用了

注意这个地方标清了具体所需的内存大小,所以一定要保证内存是够的。

点击激活以后,后面就可以使用了。

安装Docker:

安装包在文末可以获取

双击exe文件

点击ok等待安装完成,可能需要重启电脑

回到桌面以后,双击安装的Docker,点击Accept,在选择第一个就可以

然后再按windows+r,输入cmd,然后输入

docker run -d -p 3000:8080 --add-host=host.docker.internal:host-gateway -v open-webui:/app/backend/data --name open-webui --restart always ghcr.io/open-webui/open-webui:main

安装完成通过本地地址:http://127.0.0.1:3000 进行访问,看到下方页面说明安装成功!

然后按sign in登陆进去,在选择自己想要的模型就行

2、GPT4All

GPT4All 是一个开源项目,旨在提供一个易于使用的平台,让任何人都能在本地设备上都能免费运行和体验大型语言模型(LLM)如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系列模型。它的目标是使人工智能技术更普及和可访问,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强大计算资源或云服务访问权限的用户。

以下是GPT4All支持的Ai大模型!

  • GPT-3

  • GPT-Neo

  • GPT-J

  • LLaMA

  • Grok

找到文末获取的安装包,双击安装包

基本上点下一步下一步就行了,注意修改安装路径

然后在桌面上找到GPT4All,双击打开

下载我们想要的模型,这里以目前在开源大模型领域,最强的Llama3为例!

下载完模型以后,选择模型进行聊天就行了!

AI大模型学习路线

如果你对AI大模型入门感兴趣,那么你需要的话可以点击这里大模型重磅福利:入门进阶全套104G学习资源包免费分享!

扫描下方csdn官方合作二维码获取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是一份大模型从零基础到进阶的学习路线大纲全览,小伙伴们记得点个收藏!

请添加图片描述
第一阶段: 从大模型系统设计入手,讲解大模型的主要方法;

第二阶段: 在通过大模型提示词工程从Prompts角度入手更好发挥模型的作用;

第三阶段: 大模型平台应用开发借助阿里云PAI平台构建电商领域虚拟试衣系统;

第四阶段: 大模型知识库应用开发以LangChain框架为例,构建物流行业咨询智能问答系统;

第五阶段: 大模型微调开发借助以大健康、新零售、新媒体领域构建适合当前领域大模型;

第六阶段: 以SD多模态大模型为主,搭建了文生图小程序案例;

第七阶段: 以大模型平台应用与开发为主,通过星火大模型,文心大模型等成熟大模型构建大模型行业应用。

100套AI大模型商业化落地方案

请添加图片描述

大模型全套视频教程

请添加图片描述

200本大模型PDF书籍

请添加图片描述

👉学会后的收获:👈

• 基于大模型全栈工程实现(前端、后端、产品经理、设计、数据分析等),通过这门课可获得不同能力;

• 能够利用大模型解决相关实际项目需求: 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需要处理海量数据,利用大模型技术可以更好地处理这些数据,提高数据分析和决策的准确性。因此,掌握大模型应用开发技能,可以让程序员更好地应对实际项目需求;

• 基于大模型和企业数据AI应用开发,实现大模型理论、掌握GPU算力、硬件、LangChain开发框架和项目实战技能, 学会Fine-tuning垂直训练大模型(数据准备、数据蒸馏、大模型部署)一站式掌握;

• 能够完成时下热门大模型垂直领域模型训练能力,提高程序员的编码能力: 大模型应用开发需要掌握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框架等技术,这些技术的掌握可以提高程序员的编码能力和分析能力,让程序员更加熟练地编写高质量的代码。

LLM面试题合集

请添加图片描述

大模型产品经理资源合集

请添加图片描述

大模型项目实战合集

请添加图片描述

👉获取方式:
😝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保存图片到wx扫描二v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think>好的,用户想了解如何在本地环境中部署视觉模型,特别是方法程。首先,我需要整理一下相关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根据提供的引用,尤其是引用[2]提到的模型部署涉及分布式计算、并行处理、硬件加速等技术,以及引用[3]中的阿里Qwen2.5-VL部署程,可以推断部署流程大致分为几个步骤:环境准备、模型获取、依赖安装、模型配置、测试验证和优化调整。 首先,用户需要检查本地硬件资源是否满足要求。引用[1]提到要判断本地硬件资源是否满足大模型需求,所以可能需要指导用户如何查看系统信息和硬件配置,比如使用cat /etc/os-release查看系统版本,以及使用nvidia-smi检查GPU。这对应到步骤一的硬件资源评估。 接下来是模型获取。引用[1]提到Huggingface作为获取最新模型的平台,用户可能需要从这里下载预训练的视觉模型。此外,引用[3]中的阿里开源模型可能需要从特定的仓库或平台获取,比如GitHub或ModelScope。这里需要具体说明如何从这些平台下载模型,包括可能的命令或步骤。 然后是环境准备,包括安装必要的依赖库。比如PyTorch或TensorFlow框架,以及视觉相关的库如OpenCV、Pillow。引用[3]中的程可能涉及安装transformers库和特定于模型的依赖,需要详细列出安装命令,帮助用户正确配置环境。 模型配置和加载部分,需要指导用户如何加载下载的模型和预处理数据。这里可能需要使用Huggingface的from_pretrained方法,或者根据模型的具体要求编写加载代码。同时,数据预处理如调整尺寸、归一化等也是关键步骤,确保输入符合模型要求。 测试验证阶段,用户需要运行示例代码,比如使用测试图像进行推理,并验证输出是否正确。这里可能需要提供简单的示例代码,帮助用户快速测试模型是否部署成功。 最后是性能优化,涉及量化、硬件加速等技术。引用[2]提到分布式计算和硬件加速,可能需要指导用户如何利用CUDA或TensorRT来提升推理速度,或者使用量化技术减少内存占用。 相关问题部分,需要覆盖用户可能进一步关心的方面,比如硬件需求判断、性能优化方法、处理大模型内存不足的问题,以及视觉模型的应用场景。这些问题需要与之前的步骤相呼应,帮助用户全面了解部署过程中的各个方面。 需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步骤详细,并且引用相关的资料,如引用[3]中的阿里模型部署程,引用[2]中的模型部署技术,以及引用[1]中的模型获取方法。同时,注意使用正确的中文表达和LaTeX格式,确保行内公式用$...$,独立公式用$$...$$,并正确引用标记。</think>### 如何在本地部署视觉模型? #### 一、本地部署核心步骤 1. **环境准备** - **硬件要求**:确保本地硬件满足模型需求。例如,GPU显存需匹配模型大小(如Qwen2.5-VL需至少16GB显存),使用以下命令查看GPU信息: ```bash nvidia-smi ``` - **系统兼容性**:检查操作系统版本,例如使用`cat /etc/os-release`查看系统信息[^3]。 2. **获取模型** - 从开源平台下载预训练模型: - **Hugging Face**:提供大量开源视觉模型,如`ViT`、`CLIP`等[^1]。 - **ModelScope**:阿里开源模型Qwen2.5-VL的下载地址为: ```bash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QwenLM/Qwen-VL.git ``` 3. **安装依赖** - 安装基础框架(如PyTorch)和视觉处理库: ```bash pip install torch torchvision opencv-python pillow ``` - 安装模型专用依赖(以Qwen2.5-VL为例): ```bash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 4. **模型加载与配置** - 使用代码加载模型: ```python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AutoModelForVision2Seq, AutoTokenizer model = AutoModelForVision2Seq.from_pretrained("Qwen/Qwen-VL") tokenizer = AutoTokenizer.from_pretrained("Qwen/Qwen-VL") ``` - **数据预处理**:需将输入图像调整为模型要求的尺寸(如$224 \times 224$),并进行归一化。 5. **测试与推理** - 运行示例代码验证部署: ```python import cv2 image = cv2.imread("test.jpg") inputs = tokenizer(image, return_tensors="pt") outputs = model.generate(**inputs) print(tokenizer.decode(outputs[0])) ``` 6. **性能优化** - **量化压缩**:使用8位量化减少显存占用: ```python model = model.quantize(8) ``` - **硬件加速**:启用CUDA或TensorRT加速推理[^2]。 --- #### 二、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 - **问题1:如何判断硬件是否满足需求?** 通过`nvidia-smi`查看GPU显存,若模型参数为10B,需显存至少为$10 \times 4$字节(float32)[^2]。 - **问题2:模型推理速度慢?** 使用`torch.compile`编译模型或启用半精度推理(`model.half()`)。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