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全部内容均来自上述课程)
进程的…

1. 概念

2. 组成
2.1 PCB
可以理解为:打开任务管理器,显示的一条一条横着的应用图,如下:

陈述的信息就是上面图中每一个数字和单位的意思。


2.2 程序段、数据段
程序段是存储指令的,当你需要执行指令的时候就会读取,如果这个指令中需要用到数据,就需要从数据段中调取数据。
一个是行为,一个是信息。

程序是如何运行的?(简单了解版,展示程序段和数据段的位置)
2.3 小结

3. 特征

4. 小结

进程的状态与转换

1. 状态
1.1 创建态、就绪态

1.2 运行态
最开始进程准备好运行但还没有被CPU运行时就是就绪态,CPU空闲下来就会选一个就绪进程,此时进程就是运行态。

1.3 阻塞态
上图指令3占用打印机进程,指令4还需要打印机,但因为打印机被占用没办法回应,所以进程2进入阻塞态,CPU选择进程1继续运行。

当打印机空闲,进程没被占用可以回应进程2的指令4,等进程1运行结束就可以运行进程2了。

1.4 终止态
进程1运行结束就进入了终止态。

此时的进程1彻底消失了。

2. 进程状态的转换

小结

3. 进程的组织(了解)
3.1 链接方式
阻塞队列可以因为等待需求的不同分为很多种类别。

3.2 索引方式

3.3 小结

4. 小结

进程控制

1. 基本概念
1.1 什么是进程控制?

1.2 如何实现进程控制?


如何实现原语的原子性?
关中断指令就是干脆不检查是否有中断信号,也就进行不了中断。
开中断指令就是开始检查是否有中断信号,有就执行。
2. 进程控制相关的原语(理解)
就是创建进程,想想进程的组成,挨个儿把进程里面有的东西创造出来就行。
基本就是和PCB、状态有关。

所有东西都直接终止。

这两个原语必须成对出现!!!

切换状态,需了解什么是运行环境(见下面知识滚雪球)

程序是如何运行的?(完整版)
了解运行环境就是已经存好的数字,有别的进程插入后,还想再执行先前的进程,就需要把之前存好的数字(运行环境)重新设置回来。
每执行一步,IR和PC都顺次往下进行指令1234,如第一步IR:x=1、PC:指令2地址值;第二步IR:x=1(通用寄存器中存入x=1)、PC:指令3地址值;第三步IR:x++(通用寄存器中存入2)、PC:指令4地址值
>
3. 小结

进程通信



1. 共享存储

2. 消息传递

2.1 直接通信方式

2.2 间接通信方式

3. 管道通信


4. 小结

信号

1. 信号的作用

Ref:《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
2. 实现原理
2.1 信号的发送与保存
信号1已经被发送一次了,第二次受到信号1就会对信号1进行简单舍弃,且三个进程可能同时进行,所以不能去确定是进程P2发送的信号1,还是内核进程发送的信号1。

2.2 信号的处理

自定义的处理程序可以覆盖默认的处理程序,没有自定义的就直接执行默认的。

3. 疑难点
3.1 各个进程的信号处理有何区别?
完全自定义,但是每个进程只能自定义自己的信号。

3.2 信号与异常有什么关系?

4. 小结

线程、多线程模型

1. 什么是线程,为什么要引入线程?



2. 引入线程机制后,有什么变化?

3. 线程的属性

4. 线程的实现方式

4.1 用户级模型


4.2 内核级模型

5. 多线程模型
5.1 一对一模型

5.2 多对一模型

5.3 多对多模型

线程(和进程相同)

1. 状态与转换

2. 组织与控制





> 





97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