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最大化的人脸建模:独立成分分析的应用与优势
1. 引言
感官输入中的冗余包含着环境的结构信息。有观点认为,感官系统的作用是发展阶乘表示,将这些依赖关系分离成独立的成分,这种表示对于编码具有高阶依赖关系的复杂对象是有利的。
主成分分析(PCA)是一种流行的无监督统计方法,用于寻找有用的图像表示。它能将像素联合分布中的依赖关系分离到主成分系数的边缘分布中,但只能分离像素之间的成对线性依赖关系,高阶依赖关系仍会在主成分系数的联合分布中显现。
一些成功的人脸识别表示,如特征脸、整体子和局部特征分析等都是基于PCA的。然而,人脸识别任务中的许多重要信息可能包含在图像像素的高阶关系中,因此研究对高阶关系敏感的PCA的推广方法是很有必要的。独立成分分析(ICA)就是这样一种推广方法。
ICA有多种算法,这里采用了Bell和Sejnowski提出的infomax算法。该算法已成功应用于分离随机混合的听觉信号、脑电图信号和功能磁共振成像信号等。我们在两种架构下对图像集进行了ICA,并使用FERET数据库测试了人脸识别性能,将ICA表示的性能与PCA表示的性能进行了比较,还将两种ICA表示组合在一个分类器中。
2. 独立成分分析
2.1 infomax算法
我们选择了Bell和Sejnowski提出的infomax算法,该算法源于具有S形传递函数的神经元中最优信息传递的原理。
设(X)是一个(n)维随机向量,表示环境中输入的分布,(W)是一个(n×n)的可逆矩阵,(U = WX),(Y = f (U))是一个(n)维随机变量,表示(n)个神经元的输出。通常使用逻辑函数作为(f):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