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档案管理:丹麦与加拿大的经验及芬兰的信息控制系统探索
丹麦与加拿大数字档案管理对比
在数字档案管理领域,丹麦国家档案馆和加拿大国家档案馆(NAC)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两者都有管理私人记录的职责,但采取的方式截然不同。
丹麦对数字档案管理有着严格的监管方式,但这种方式在私人记录管理上难以适用。而加拿大的数字档案管理员在处理政府记录时遇到诸多复杂情况,这反而让他们为应对个人数字档案的挑战做好了准备。加拿大图书馆和档案馆(LAC)正在推进其数字保存计划战略,有能力管理政府和更广泛社会的数字记录。不过,加拿大数字档案管理的发展过程断断续续,其国家档案馆和其他档案馆的馆藏完整性明显不如丹麦的国家和市政档案馆。
在数字档案的处理和保存方面,丹麦国家档案馆将数字记录与其他媒介同等对待,在数字登记系统中定位相关记录并进行保存。早期,Tørning 提出了三个重要原则:保存数据而非系统、在生命周期早期进行评估、以独立于系统的格式传输数据。这些原则在当时具有前瞻性,并且在数十年里一直是数字档案工作的核心。然而,随着计算机系统和软件的不断发展,Tørning 的实用解决方案逐渐显露出局限性。
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到 21 世纪初,档案管理员越来越关注数字记录内容之外的方面,如交互性、元数据和显示方式,这些往往依赖于原始系统环境。由于过时计算机设备的脆弱性,基于仿真的档案解决方案为以原始格式呈现记录提供了最佳机会。加拿大数字档案管理通过保留同一记录的多个版本(原始格式、保存格式和访问格式),为未来通过仿真以原始格式呈现记录留下了可能性。而丹麦数字档案管理员仅保留格式迁移后的记录,因为记录创建机构在转移前需进行格式迁移并只转移迁移后的版本。这导致了一些不可逆转的损失,例如电子
数字档案管理经验与趋势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