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Wifi产品在通信过程中,必须规避对雷达信号的干扰,特别是航空军事用途的雷达。为此世界各国无线电管理规定中,均设置了DFS信道,当wifi产品使用这些信道时,只要检测到雷达信号,就会启用相关机制进行规避。
一、DFS 信道的识别和处理规则
- DFS 信道定义
• DFS 信道通过软件代码的标志位识别:
• 具体频率范围由硬件模式决定。5250-5350 MHz 和5470-5730 MHz) 是典型的 DFS 范围,但实际信道取决于各个国家的无线电法规。 - DFS 信道处理规则
a. 初始信道选择
• 当 AP 启动或需要切换信道时,优先选择非 DFS 信道。
• 如果没有可用非 DFS 信道,选择需要 CAC 的 DFS 信道:
b. CAC(信道可用性检查)
• 必须步骤:在 DFS 信道上传输前,需监听 60 秒(默认)检测雷达。
• 完成 CAC 后:信道标记为可用。
c. 雷达检测处理
• 如果检测到雷达信号,标记信道不可用,立即切换信道。
• 切换逻辑:
o 优先选择非重叠的 DFS 或非 DFS 信道。
o 若找不到,降低带宽(如 160MHz → 80MHz)重试。
d. 特定频率范围处理
• 5250-5350 MHz 和 5470-5730 MHz:这些属于 DFS 频段,处理规则一致: - 使用前必须通过 CAC。
- 检测到雷达后立即避让。
- 切换时可能降级带宽。
- 背景雷达检测
• 支持在后台链路上持续监控 DFS 信道:启用背景监控,更新监控信道
总结
• DFS 信道:通过软件标志识别,覆盖 5 GHz 频段(包括 5250-5350 MHz 和 5470-5730 MHz)。
• 核心规则:
- CAC 强制:首次使用 DFS 信道前必须完成 CAC。
- 雷达避让:检测到雷达立即切换信道。
- 带宽降级:无可用信道时降低带宽重试。
- 状态管理:信道状态(可用/不可用)动态更新。
这样实现了完整的 DFS 生命周期管理(CAC → 监控 → 避让 → 恢复),确保符合监管要求。
二、雷达信号检测机制
-
硬件级检测
• 专用雷达检测电路:现代 WiFi 芯片(如 Qualcomm Atheros, Intel, Broadcom 等)包含专门的雷达模式检测电路
• 信号特征匹配:硬件实时监测信道,检测符合 ITU-R M.1652 标准的雷达脉冲特征(如线性调频、固定重复频率)
• 频段覆盖:特别覆盖 DFS 要求的频段(5250-5350MHz 和 5470-5730MHz),不同国家DFS信道不一样。 -
驱动层处理
• 事件上报:当硬件检测到雷达信号时,驱动通过以下方式通知 hostapd:
driver -> nl80211 -> hostapd -
hostapd 事件处理
a 标记受影响信道为不可用
b.检查是否影响当前操作信道
c 启动紧急信道切换
三、雷达检测过程详细流程
- 实时监测:
o 硬件在 DFS 信道持续监测(特别在5250-5350MHz 和 5470-5730MHz范围)
o 使用匹配滤波器检测已知雷达波形(如机场雷达、气象雷达) - 事件触发:
o 当检测到符合雷达特征信号时,硬件中断通知驱动
o 驱动验证信号非误报(排除 WiFi 设备干扰) - hostapd 响应:
关键特性
- 快速响应:
o FCC/ETSI 要求检测后 200ms 内停止传输
o hostapd 收到事件后通常在 10-50ms 内启动切换 - 信道标记:
o 受影响信道被标记为 HOSTAPD_CHAN_DFS_UNAVAILABLE
o 避免未来 30 分钟使用(符合监管要求) - 频段特定处理:
- 性能优化:
o 背景雷达检测 (enable_background_radar=1)
o 多信道 CAC 并行执行
总结
hostapd 通过:
- 依赖硬件实时雷达检测
- 驱动事件上报机制
- 快速信道切换响应
实现 DFS 合规操作,特别是在5250-5350MHz 和 5470-5730MHz敏感频段。整个过程符合 IEEE 802.11h 和各国无线电管理要求,确保不会干扰航空雷达等关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