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向量机通俗导论(三)

本文是支持向量机系列的第三部分,深入探讨了感知机算法、Mercer定理、损失函数、最小二乘法以及序列最小优化(SMO)算法。介绍了感知机算法的训练过程和收敛性,以及Mercer定理在非线性学习中的作用。文章还涉及损失函数的概念和最小二乘法的原理,最后简要概述了SMO算法的实现和应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第三层、证明SVM

    说实话,凡是涉及到要证明的东西.理论,便一般不是怎么好惹的东西。绝大部分时候,看懂一个东西不难,但证明一个东西则需要点数学功底,进一步,证明一个东西也不是特别难,难的是从零开始发明创造这个东西的时候,则显艰难(因为任何时代,大部分人的研究所得都不过是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前人所做的是开创性工作,而这往往是最艰难最有价值的,他们被称为真正的先驱。牛顿也曾说过,他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上。你,我则更是如此)

    正如陈希孺院士在他的著作《数理统计学简史》的第4章、最小二乘法中所讲:在科研上诸多观念的革新和突破是有着很多的不易的,或许某个定理在某个时期由某个人点破了,现在的我们看来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但在一切没有发现之前,可能许许多多的顶级学者毕其功于一役,耗尽一生,努力了几十年最终也是无功而返。

    话休絮烦,要证明一个东西先要弄清楚它的根基在哪,即构成它的基础是哪些理论。OK,以下内容基本是上文中未讲到的一些定理的证明,包括其背后的逻辑、来源背景等东西,还是读书笔记。

本部分导述

  • 3.1节线性学习器中,主要阐述感知机算法;
  • 3.2节非线性学习器中,主要阐述mercer定理;
  • 3.3节、损失函数;
  • 3.4节、最小二乘法;
  • 3.5节、SMO算法;
  • 3.6节、简略谈谈SVM的应用;

3.1、线性学习器

3.1.1、感知机算法

    这个感知机算法是1956年提出的,年代久远,依然影响着当今,当然,可以肯定的是,此算法亦非最优,后续会有更详尽阐述。不过,有一点,你必须清楚,这个算法是为了干嘛的:不断的训练试错以期寻找一个合适的超平面(是的,就这么简单)


    下面,举个例子。如下图所示,凭我们的直觉可以看出,图中的红线是最优超平面,蓝线则是根据感知机算法在不断的训练中,最终,若蓝线能通过不断的训练移动到红线位置上,则代表训练成功。


    既然需要通过不断的训练以让蓝线最终成为最优分类超平面,那么,到底需要训练多少次呢?Novikoff定理告诉我们当间隔是正的时候感知机算法会在有限次数的迭代中收敛,也就是说Novikoff定理证明了感知机算法的收敛性,即能得到一个界,不至于无穷循环下去。

  •  Novikoff定理:如果分类超平面存在, 仅需在序列S上迭代几次,在界为的错误次数下就可以找到分类超平面,算法停止。

    这里γ为扩充间隔。根据误分次数公式可知, 迭代次数与对应于扩充(包括偏置)权重的训练集的间隔有关。

    顺便再解释下这个所谓的扩充间隔γγ即为样本到分类间隔的距离,即从γ引出的最大分类间隔。OK,还记得上文第1.3.2节开头的内容么?如下:


    在给出几何间隔的定义之前,咱们首先来看下,如上图所示,对于一个点 x ,令其垂直投影到超平面上的对应的为 x0 ,由于 w 是垂直于超平面的一个向量,γ为样本x到分类间隔的距离,我们有

 

    然后后续怎么推导出最大分类间隔请回到本文第一、二部分,此处不重复板书。

    同时有一点得注意:感知机算法虽然可以通过简单迭代对线性可分数据生成正确分类的超平面,但不是最优效果,那怎样才能得到最优效果呢,就是上文中第一部分所讲的寻找最大分类间隔超平面。 

3.2、非线性学习器

3.2.1Mercer定理

   Mercer定理 :如果函数K上的映射(也就是从两个n维向量映射到实数域)。那么如果K是一个有效核函数(也称为Mercer核函数),那么当且仅当对于训练样例,其相应的核函数矩阵是对称半正定的。 

   要理解这个Mercer定理,先要了解什么是半正定矩阵,要了解什么是半正定矩阵,先得知道什么是正定矩阵矩阵理论博大精深,我自己也未能彻底理清,等我理清了再续写此节,顺便推荐我正在看的一本《矩阵分析与应用》。 

   正如@Copper_PKU所说:核函数在SVM的分类效果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3.3、损失函数

    在本文1.0节有这么一句话支持向量机(SVM)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一种机器学习方法,通过寻求结构化风险最小来提高学习机泛化能力,实现经验风险和置信范围的最小化,从而达到在统计样本量较少的情况下,亦能获得良好统计规律的目的但初次看到的读者可能并不了解什么是结构化风险,什么又是经验风险。要了解这两个所谓的风险,还得又从监督学习说起。

   监督学习实际上就是一个经验风险或者结构风险函数的最优化问题。风险函数度量平均意义下模型预测的好坏,模型每一次预测的好坏用损失函数来度量。它从假设空间F中选择模型f作为决策函数,对于给定的输入X,由f(X)给出相应的输出Y,这个输出的预测值f(X)与真实值Y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用一个损失函数来度量预测错误的程度。损失函数记为L(Y, f(X))

    常用的损失函数有以下几种(基本引用自《统计学习方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