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第十一章 软件可靠性基础知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1 软件可靠性基本概念

  1. 软件可靠性定义:指在规定的时间内,软件不引起系统失效的概率。该概率是系统输入和使用的函数,也是软件中存在缺陷的函数;系统输入将确定是否会遇到已存在的缺陷。

  2. 软件可靠性的定量描述:是软件在软件使用条件、在规定时间内、系统的输入/输出、系统使用等变量构成的数学表达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可靠性的目标
    软件可靠性是指用户对所使用的软件的性能满足程度的期望。可以用可靠度、平均失效时间和故障强度等来描述。

  4. 可靠性测试的意义与目的
    可靠性测试的意义是:

    1. 软件失效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1. 软件的失效在整个计算机系统失效中比例较高。
    1. 相比硬件可靠性技术,软件可靠性技术不成熟
    1. 软件可靠性问题会造成软件费用增长。
    1. 系统对软件的依赖性强,对生产生活影响日益增大。

可靠性测试的目的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广义的可靠性测试与狭义的可靠性测试
    1. 广义的可靠性测试是为了最终评价软件系统的可靠性而运用建模、统计、实验、分析和评价等一系列手段对软件系统实施的一种测试。
    1. 狭义的可靠性测试是指为了获取可靠性数据,按预先确定好的测试用例,在软件预期使用环境中。对软件实施的一种测试。

11.2 软件可靠性建模

基础知识点

    1. 影响软件可靠性的因素包括:运行环境、软件规模、软件的内部结构、软件的开发方法和开发环境、软件可靠性投入。
    1. 软件可靠性模型的组成和特性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软件可靠性建模方法包括:种子法、失效率法、曲线拟合法、可靠性增长、程序结构分析、输入域分类、执行路径分析方法、非齐次泊松方程、贝叶斯分析。

11.3软件可靠性管理

可靠性性管理分以下几个阶段:

  1. 需求分析阶段
  2. 概要设计阶段
  3. 详细设计阶段
  4. 编码阶段
  5. 测试阶段
  6. 实施阶段

11.4 软件可靠性设计

软件可靠性设计技术有:容错设计技术、检错技术、降低复杂度设计、系统配置技术。

  1. 容错设计技术:恢复块设计、N版本程序设计、冗余设计。
    1. 恢复块设计:选择一组操作作为容错设计单元,把普通的程序块变成恢复块。
    1. N版本程序设计:通过设计多个模块或不同版本,对相同初始条件和相同输入的操作结果,实现多数表决,防止其中某一软件模块/版本的故障提供错误的服务。
    1. 冗余设计: 在一套完整的软件系统之外,设计一种不同路径、不同算法或不同实现方式方法的模块或系统作为备份,在出现故障时可使用冗余部分进行替换。
  1. 检错技术
    1. 检错技术代价低于容错技术和冗余技术,但是不能自动解决故障,需要人为干预。
    1. 检错技术着重考虑检测对象、检测延时、实现方式、处理方式四个要素。
  1. 降低复杂度设计
    降低复杂度的设计思想是在保障实现软件功能的基础上,简化软件结构、缩短程序代码长度、优化软件数据流向、降低软件复杂度、提高软件可靠性。

  2. 系统配置技术: 可以分双机热备技术和服务器集群技术

    1. 双击热备技术:
      采用心跳方法保证主席团与备用系统的联系
      根据两台服务器的工作方式分为双机热备(一台工作,一台后备)、双机互备模式(两台运行相对独立应用,互为后备)、双机双工模式
      (两台同时运行相同应用,互为备选)。
    1. 服务器集群技术:
      集群内各节点服务器通过内部局域网相互通信,若某节点服务器发生故障,这台服务器运行的应用被另外一节点服务器自动接管。

11.5 软件可靠性测试

  1. 概述:软件可靠性测试包括:可靠性目标的确定、运行剖面的开发、测试用例的设计、测试实施、测试结果分析等。
  2. 定义软件运行剖面: 为软件的使用行为建模,开发使用模型,明确需要测试的内容。
  3. 软件可靠性测试用例设计
    测试用例要能够反应实际的使用情况,优先测试最重要的和最频繁使用的功能,其组成包括:测试用例标识、被测对象、测试环境及条件、测试输入、操作步骤、预期输出、
    判断输出结果是否符合标、测试对象的特殊需求。设计测试用例,针对组合功能或特定功能,编写成相关文档。
  4. 软件可靠性测试的实施
    用时间定义的软件可靠性数据分为4类:失效时间数据、失效间隔时间数据、分组时间内的失效数、分组时间的累计失效数。

测试记录包含: 测试时间、含有测试用例的测试说明或标识、所有与测试有关的测试结果,包括失效数据、测试人员
测试报告包含:如那件产品标识、测试环境配置、测试依据、测试结果、测试问题、测试时间

11.6 软件可靠性评价

  1. 软件可靠性评价概念:
    评估和预测软件可靠性过程包括:
    选择可靠性模型
    收集可靠性数据
    可靠性评估和预测

  2. 如何选择可靠性模型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可靠性模型:
    模型假设的适用性
    预测的能力与质量
    模型输出值能否满足可靠性的评价需求
    模型使用的简便性

  3. 可靠性数据的收集
    数据收集可行的办法有:
    尽可能早地确定可靠性模型
    数据收集计划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重视测试数据的分析和整理
    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数据库技术)来完成分析和统计

  4. 软件可靠性评估和预测

    1. 软件可靠性评估和预测的目的是评估软件系统的可靠性状况和预测将来一段时间的可靠性水平。
    1. 软件可靠性的评估和预测以软件可靠性模型分析为主,以失效数据的图形分析法和试探性数据分析技术等为辅。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