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75)
- 资源 (3)
- 收藏
- 关注
原创 基于Mosquito源码理解MQTT5.0的属性概念
属性是 MQTT5.0 引入的一个概念。属性字段基本上都是可变报头的最后一部分,由属性长度和紧随其后的一组属性组成,这里的属性长度指的是后面所有属性的总长度。所有的属性都是可选的,因为它们通常都有一个默认值。每个属性都由一个定义了属性用途和数据类型的标识符和具体的值组成。
2024-12-31 19:08:05
993
原创 基于Linux使用C语言实现简单的目录管理
在后续的工作中,如果有遇到针对目录以及里面相关文件的管理操作,就可以在这个例子的基础上进行快速改装了。在Linux下,需要实现某个目录下文件的遍历的时候,可以使用opendir,readdir,closedir这些接口。下面简单记录下这些接口的使用例子,主要涉及文件遍历,文件查找,文件模糊查找,文件删除,关键字查找并删除等功能。6.测试,在该路径下创建一个名为“test_dir”的目录,然后随意创建一些文件。readdir返回 struct dirent *指针,读完目录下所有文件时,返回NULL。
2024-03-18 21:31:41
730
原创 软考笔记--SOA主要协议与规范
SOAP是在分散或分布式的环境中交互信息的简单协议,是一个基于XML的协议。WSDL 文档以端口集合的形式来描述Web服务, WSDL服务描述包含对一组操作和消息的一个抽象定义,绑定到这些操作和消息的一个具体协议,和这个绑定的一个网络端点规范。RESTful 不可能摒弃 REST而独立存在,是人们借助 HTTP、JSON、URI、HTML等 Web服务开发中广泛使用的标准和协议,同时使用不同的编程语言编写客户端和服务端,通过 HTTP 方法操作资源状态,最后遵循REST 设计原则实现的应用程序或服务架构。
2024-03-17 09:33:28
748
原创 软考笔记--SOA的参考架构
ESB采用总线结构模式化简化了应用之前的集成拓扑,通过源自实践的模式,提供了基于标准的通用连接服务,使得服务请求这和服务者之间可以松散耦合、动态的方式交互,从而在不同层次上是的SOA解决方案是一个松散耦合,灵活的架构。企业服务总线ESB是过去消息中间件的发展,采用总线模式来管理和简化应用之间的集成拓扑结构,一广为接受的开发标准为基础来支持应用之间的消息,事件和服务的级别上动态互撩互通。通过集成已有的应用和信息将可以在已有企业系统上实现更多的增值服务,集成已有应用和信息是企业集成中重要的一环。
2024-03-16 14:09:47
465
原创 软考笔记--云原生架构相关技术
Docker提供了创新的应用打包规范,Docker镜像,解耦了应用与运行环境,使应用可以在不同的计算机环境一致,可靠地运行。从微服务系统设计一开始,就需要考虑以下因素:高效运维整个系统,从技术上要准备全自动化的CI/CD流水线满足对开发效率的诉求,并在这个基础上支持蓝绿、金丝雀等不同发布策略,以满足对业务发布稳定性的诉求。k8s也支持应用的自愈。(1)全托管的计算服务,客户只需要编写代码构件应用,无需关注同质化的、负担繁重的基于服务器等基础设施的开发,运维,安全,高可用等工作。
2024-03-15 17:41:52
575
原创 软考笔记--云原生架构内涵
其中业务代码是指业务逻辑的代码,三方软件指业务代码依赖库的所有三方库,包括业务库和基础库;分布式环境下需要对多个主机上的信息做关联,可观测性是在云这样的分布式系统中,主动通过日志,链路跟踪和度量等手段,使得一次点击背后的多次服务调用的耗时,返回值和参数都清晰可见,甚至可以下钻到 第三方软件调用,SQL请求,节点拓扑、网络响应等,这样的能力可以使运维、开发和业务人员实时掌握软件运行情况,并结合多个维度的数据指标,获得前所未有的关联分析能力,不断对业务健康度和用户体验进行数字化衡量和持续优化。
2024-03-14 19:19:36
646
原创 软考笔记--层次式架构之数据访问层设计
而在实际的开发中,真正对客户有价值的是其独特的业务功能,而不应该把大量时间花在编写数据库访问,CRUD方法、后期的bug查找和维护上。使用ORM之后,ORM框架已经把数据库转变成了熟悉的对象,只需要了解面向对象开发就可以实现数据库应用程序的开发,不需要浪费时间在SQL上,同时也减少了代码量,减少出错的机会。离线数据模式是以数据为中心,数据从数据源获取之后,将按照某种预定义的结构存放在系统中,成为应用的中心,离线,对数据的各种操作独立于各种与后台数据源之间的连接或是事务;工厂方法是一个类的实例化延迟到子类。
2024-03-13 19:16:10
1248
原创 软考笔记--层次式架构之中间层架构设计
业务逻辑层实体是可序列化的,以保持它们当前的状态。Domain Model—Service—Control的互动关系,是吸取了 Model—View—Control 的优点,在 “控制和显示的分离”的基础之上演变而来的,通过将服务和服务控制隔离,使程序具备高度的可重用性和灵活性。用工作流的思想组织业务逻辑,优点是:将应用逻辑与过程逻辑分离,在不修改具体功能的情况下,通过修改过程模型改变系统功能,完成对生产经营部分过程或全过程的集成管理, 可有效地把人、信息和应用工具合理地组织在一起,发挥系统的最大效能。
2024-03-12 19:18:50
738
1
原创 软考笔记--层次式架构之表现层框架设计
MVVM模式全称是模型-视图-视图模型,它和MVC,MVP类似,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视图和模型的分离,不同的是MVVM中,View与Model的交互通过ViewModel来实现,ViewModel是MVVM的核心,它通过DataBingding实现view与Model之间的双向绑定,其内容包括数据状态处理、数据绑定及数据转换。UIP 提供了一个扩展的框架,用于简化用户界面与商业逻辑代码的分离的方法,可以用它来写复杂的用户界面导航和工作流处理,并且它能够复用在不同的场景、 并可以随着应用的增加而进行扩展。
2024-03-11 18:58:24
1005
原创 软考笔记--信息系统架构
在信息系统中,分析出相对稳定的组成成分与关系,并在相对稳定部分的支持下,对相对变化较多的部分进行重新组织,以满足变化的需求,就能够使得信息系统对环境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即具有一定的柔性,这就是信息系统架构的基本原理。虽然其具体的实现底层并不一定是采用 RPC编程技术,但两个应用之间的相互配合确实是通过某种预定义的协议来调用对方的 “过程”实现的,这与前节所讲多层架构的单点应用系统中,两个处于不同层的运行实例相互之间通信的协议类型基本是相同的。C/S模式是信息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
2024-03-10 17:10:06
759
原创 软考笔记--软件可靠性评价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使用软件可靠性评价,可以使用软件可靠性模型,估计软件当前的可靠性,以确认是否可以终止测试并发布软件,同时还可以预计软件要达到的相应的可靠性水平所需要的时间个工作量,评价提交软件时的软件可靠性水平。对于不同的软件系统,处于不同的可靠性分析目的,模型的适用性是不一样的,但是如何为可靠性评价选择不同的模型却又是一个不小的难题。(1)及早确定所采用的可靠性模型,以确定需要收集的可靠性数据,并明确定义可靠性数据规范中的一些术语和记录方法,如时间、失效、失效严重程度类的定义,制定标准的可靠性。
2024-03-10 11:33:39
1165
原创 软考笔记--软件可靠性测试
因为测试的目的是暴露应用软件中隐藏的缺陷,所以在设计选取测试用例和数据时要考虑那些易于发现缺陷的测试用例和数据,结合复杂的运行环境,在所有可能的输入条件和输出条件中确定测试数据,来检查应用软件是否都能产生正确的输出。软件可靠性测试必须是受控测试,在运行此类测试时,为了保证统计数据的有效性,测试过程中的每个测试用例必须用相同的软件版本,新的软件版本意味着新测试的开始。由于可靠性测试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因此,除了常规的测试用例集仍然适用外,还要着重考虑和可靠性密切相关的一些特殊情况。
2024-03-10 10:28:54
729
原创 软考笔记--软件可靠性设计
(2)设计全过程的不相关性。软件的冗余设计技术实现的原理是在一套完整的软件系统之外, 设计一种不同路径、不同算法或不同实现方法的模块或系统作为备份,在出现故障时可以使用冗余的部分进行替换,从而维持软件系统的正常运行。除了容错设计、检错设计和降低复杂度设计技术之外,人们尝试着把硬件可靠性设计中比较成熟的技术,如故障树分析 (FTA)、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FMEA) 等运用到软件可靠性设计领域,这些技术大多是运用一些分析、预测技术,在软件设计时就充分考虑影响软件可靠性的因素,并采取一些措施进行优化。
2024-03-09 20:06:03
773
原创 软考笔记--软件可靠性基本概念
规定的条件是指直接与软件运行相关的使用该软件的计算机系统的状态和软件的输入条件,或称为软件运行时的外部输入条件:规定的时间区间是指软件的实际运行时间区间;平均恢复前时间MTTR是随机变量恢复时间的期望值,就是从出现故障到修复成功中间的这段时间,它包括确认失效发生所必须的时间,记录所有任务的时间,还将设备重新投入使用的时间。总结,软件可靠性定义就是: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软件不引起系统失效的概率,该概率是系统输入和系统使用的函数,也是软件中存在的缺陷函数;1.软件失效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2024-03-09 14:51:28
523
原创 软考笔记--系统架构评估
ATAM的目标是在考虑多个相互影响的质量属性的情况下,从原则上提供一种理解软件架构的能力的方法。SACMM 方法是一种软件架构修改的度量方法,首先基于图内核定义差异度量准则来计算两个软件架构之间的距离,图内核的基本思想是将结构化的对象描述为它的子结构的集合,通过子结构的配对比较来分析对象之间的相似性。(3)基于度量的评估方法,它是建立在软件架构度量的基础上,涉及3个基本活动,首先需要建立质量属性和度量之间的映射原则,然后从软件架构文档中获取度量信息,最后根据映射原则分析推导出系统的质量属性。
2024-03-08 17:31:32
1278
原创 软考笔记--软件系统质量属性
更具体地说,软件系统质量就是软件与明确地叙述的功能和性能需求文档中明确描述的开发标准以及任何专业开发的软件产品都应该具有的隐含特征相一致的程度。软件系统的功能特性的基本能力。评估方法所普遍关注的质量属于有性能,可靠性,可用性,安全性,可修改性,功能性,可变性,互操作性。易用性质量属性场景主要关注用户在使用系统时的容易程度,包括系统的学习曲线、完成操作的效率、对系统使用过程的满意程度等。安全性质量属性场景主要关注系统在安全性方面的要素,衡量系统在向合法用户提供服务的同时,阻止非授权用户使用的能力。
2024-03-07 22:04:41
760
原创 软考笔记--特定领域软件体系结构
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分析领域中系统的需求,确定哪些需求是领域中的系统广泛共享的。领域专家的主要任务包括提供关于领域中系统的需求规约和实现的知识,帮助组织规范的,一致的领域字典,帮助选择样本系统作为领域工程的依据,复审领域模型,DSSA等领域工程产品等。在实施领域工程的每个阶段中, 都可能返回到以前的步骤,对以前的步骤得到的结果进行修改和完善,再回到当前步骤,在新的基础上进行本阶段的活动。一般的DSSA的定义并没有对领域的确定和划分给出明确的说明,从功能覆盖的范围角度有两种理解DSSA的领域的含义的方式。
2024-03-07 18:39:34
481
原创 软考笔记--软件架构风格
系统中的其他构件中的过程在一个或多个事件中注册,当一个事件触发,系统自动调用在这个事件中注册的所有过程,这样,一个事件的触发就导致了另一个模块中的过程调用。现有的解决方案是把系统分解为几个处理步骤,这些步骤之间通过数据流连接,一个步骤的输出是另一个步骤的输入,每一个处理步骤由一个过滤器实现,处理步骤之间的数据传输由管道负责。数据流体系结构是一种计算机体系结构,数据流体系结构没有概念上的程序计数器,指令的可执行和执行仅指令输入参数的可用性来确定,因此,指令执行的顺序是不可预测的,行为不确定的。
2024-03-06 19:14:22
744
原创 软考笔记--基于架构的软件开发方法
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设计方法ABSD是由体系结构驱动的,即指有构成体系结构的商业、质量和功能需求的组合驱动的。用例已经成为推测系统在一个具体设置中的行为的重要技术,用例被用在很多不同的场合,用例是系统中的一个给予用户一个结果值的功能点,用例用来捕捉功能需求。复审的目的是标识潜在的风险,及早发现体系结构设计中的缺陷和错误,包括体系结构能否满足需求、质量需求是否在设计中得到体现、层次是否清晰、构件的划分是否合理、文档表达是否明确、构件的设计是否满足功能与性能的要求等。在构件开发过程中,用户的需求可能还有变动。
2024-03-05 22:12:21
1223
原创 软考笔记--结构化分析方法
STD通过描述系统的状态和引起系统状态转换的事件,来表示系统的行为。DFD提供一种表现系统高层和底层概念的机制,也就是先绘制一张教高层次的DFD,然后在次基础上,对其中的加工进行分解,分解成若干个独立的、低层次的、详细的DFD,而且可以这样逐个分解下去,直到系统被清晰描述出来。DFD是SA方法中重要的工具,是表达系统内部数据的流动并通过数据流描述系统功能的一种方法,DFD还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系统模型,在信息开发系统中,如果采用结构化方法,则一般将DFD作为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一个组成部分。
2024-03-04 19:02:17
1347
原创 软考笔记--构件与软件复用
软件开发的声生命周期都有可复用的价值,包括项目的组织,软件需求、设计、文档、实现,测试方法和测试用例,都是可以被重复利用和借鉴的有效资源,可复用性体现在软件的各个层次。要使库中的构件在当前的开发项目中发挥作用,准确地理解构件是至关重要的,要求构件的开发过程遵循公共标准,在构件库的文档中全面而准的说明构件的功能与行为、相关领域的知识、可适应性约束条件与例外情形、可预见的修改部分及修改方法。对构件可复用性的评价,是通过收集并分析构件的复用者在实际复用该构件的历史过程中的各种反馈信息来完成的。
2024-03-03 10:46:49
790
原创 软考笔记--软件开发模型
演化模型主要针对事先不能完整定义需求的软件开发,是在快速开发一个原型的基础上,根据用户在调用原型的过程中提出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对原型进行改进,获得原型的新版本,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演化成最终的软件产品。螺旋模型是一种演化软件过程模型,它将原型实现的迭代特征与线性顺序模型中的控制的和系统化的方面结合起来,软件开发是一系列的增量发布。统一过程UP是一个通用过程框架,可以用于种类广泛的软件系统,不同的应用领域、不同的组织类型、不同的性能水平和不同的项目规模,UP是基于构件的,在为软件系统建模时,使用的是UML。
2024-02-29 19:50:22
843
原创 软考笔记--企业应用集成
在改框架中,应用服务既可以是已有的应用,也可以是新开发的应用,任何应用都可以独立服务的形式连接到系统中,方式灵活,简单快速,真正实现了“即插即用”。表示集成的实现是比较简单的,也是不彻底的,只是做了一层外面装修,而额外多出来的集成界面也可能称为系统的性能瓶颈。相对而言,数据集成比表示集成要更加灵活。EAI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框架,使现有的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可根据企业业务的需要实现集成,并且能快速地开发新的应用系统,使企业既可以保护已有的投资,又可以根据市场和业务的需求重新整合原有的信息系统,产生新的竞争力。
2024-02-28 21:42:36
550
原创 软考笔记--企业信息系统(下)
EIP 不仅仅局限于建立一个企业网站,提供一些企业和产品/服务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要求企业能实现多业务系统的集成,能对客户的各种要求做出快速 响应,并且能对整个供应链进行统一管理。商业智能是指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增进对业务情况的了解,帮助人们在业务管理及发展上作出及时、正确的判断,也就是说,怎样从业务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来釆用明智的行动。知识管理就是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管理,包括只是的识别,获取,分解、存储、传递、共享、价值评判和宝华,以及知识的资本化和产品化。知识的价值在于流动和使用。
2024-02-27 19:04:30
548
原创 软考笔记--企业信息系统(上)
在第二代PDM产品中出现了许多新功能,例如,对产品生命周期内各 种形式的产品数据的管理能力、对产品结构与配置的管理、对电子数据的发布和工程更改的控制以及基于成组技术的零件分类管理与査询等。供应链管理SCM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的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是指企业通过改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作为企业管理的前台,CRM的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的信息必须能及时传到到后台的财务,生成等部门,这是企业能否有效运营的关键。
2024-02-26 22:22:40
431
原创 软考笔记--企业资源规划和实施
定制开发一般按事前调查,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程调试、综合测试、系统切换上线等阶段进行实施,其重点在于充分了解企业自身的需要,企业在管理上的特点和个性,以便在软件的编制过程中能充分融入这些特点和个性。ERP是一种融合了企业最佳实践和先进信息技术的新型管理工具,它扩充了管理信息系统和制造资源计划的管理范围,将供应商和企业内部的采购,生产、销售以及客户紧密联系起来,可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实现对企业的动态控制和各种资源的集成和优化,提升基础管理水平,追求企业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
2024-02-25 11:18:18
362
原创 软考笔记--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方法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ISSP)是从企业战略出发,构件企业基本的信息架构,对企业内、外信息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管理与应用,利用信息控制企业行为,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战略栅格法(SG)该方法创建一个2X2的矩阵,从战略影响方面标出企业现有的和将来的信息系统组合的特征,也就是它们对企业生存前景的影响,确定出四种不同的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条件,即战略型,转变型、工厂型和支持型。企业的信息结构图描述了每个系统的范围,产生、控制和使用的数据,系统之间的关系,对给的过程的支持以及子系统见的数据共享。
2024-02-24 10:00:21
1125
原创 软考笔记--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下)
如果在获得一组需求说明后,通过快速分析构成一个小型的系统,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使得用户可以在使用原型系统的过程中得到亲身感受和受到启发,做出反应和评价,然后开发者根据用户的意见对原型加以改进,随着不断试验,纠错,使用和评价修改,获得新的原型版本,如此循环,逐步减少分析和通信过程中的误解,弥补不足之处,进一步确认各种需求细节,适应需求的变更,从而提高了最终产品的质量。(2)原型法是以用户为中心开发系统的,用户参与的程度大大提高,开发的系统符号用户的需求,因而增加了用户的满意度,提高了系统开发的成功率。
2024-02-20 22:15:18
628
原创 软考笔记--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上)
信息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机交互系统,它不仅包含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规划以及其他的工程技术,而且,它还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需要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支持,因此,与其他工程项目相比,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的开发和管理显得更加复杂,面临的风险也更大。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OO)方法是当前的主流开发方法,拥有很多不同的分支体系,主要包括OMT方法,Coad/Yourdon方法,OOSE方法和Booch方法等,OMT,OOSE和Booch已经统一成为统一建模语言UML。(3)开发文档规范化。
2024-02-20 22:06:49
631
原创 软考笔记--数据挖掘技术
从技术上来看,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技术是采用数学的、统计的,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等领域的科学方法,从大量数据中挖掘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对决策有潜在价值的关系、模式和趋势,并用这些知识和规则建立用于决策支持的模型,为商业智能系统服务的各个业务领域提供预测性决策支持的方法、工具和过程。通过上述步骤的操作,对数据的状态和趋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时,要尽可能对问题解决的要求做进一步明明确化和量化。
2024-02-18 16:15:01
550
原创 软考笔记--数据仓库技术
为了更好地管理非结构化数据,数据仓库采用了元数据,元数据可用于记录数据的文件标识符,进入数据仓库的日期,文件描述,文件来源等信息。企业仓库面向企业级应用,它搜集了企业的各个主题的所有信息,提供企业范围的数据集成,数据通常来自多个操作型数据库和外部信息提供者,并且是快多个功能范围的。数据集市面向企业部门级应用,包含对特定用户有用的,企业范围数据的一个子集,它的范围限定在选定的主题中。自底向上的核心思想是从企业中最关键的部分开始,先以最少的投资,完成当前的需求,获得最快的回报,然后不断扩充,不断完善。
2024-02-03 11:11:41
1077
原创 软考笔记--分布式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通常使用较小的计算机系统,每台计算机可单独放在一个地方,每台计算机中都有DBMS的一份完整的复制副本,并具有自己局部的数据库,位于不同地点的许多计算机通过网络互相连接,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全局的大型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是由一组数据组成的,这组数据分布在计算机网络的不同计算机上,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具有独立处理的能力,即场地自治,它可以执行局部应用,同时,每个节点也能通过网络通信子系统执行全局应用。具体方法有:全局查询树的变换,副本的选择与多副本的更新策略,查询数的分解,半直连与直接连接等。
2024-02-01 08:53:48
676
原创 软考笔记--数据库设计与建模
在数据库的概念设计过程中,先设计各子系统的局部E-R图,其设计过程是,首先,确定局部视图的范围,然后,识别实体及其标识,确定实体之间的联系,最后,分配实体及联系的属性。设A,B为两个实体集,若A中的每个实体至多和B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反过来,B中的每个实体至多和A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则称A对B或B对A是1:1联系。(5)三个以上实体之间的一个多元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主键和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性,而关系的主键为各实体的主键的组合。(3)实体之间的联系。
2024-01-30 19:43:30
477
原创 Linux下使用信号量实现PV操作
信号量不仅是一种进程之间的通信机制,与此同时,信号量的使用,可以有效的解决进程间的同步与互斥问题。信号量的PV操作是实现进程间的同步和互斥的核心工作部分。
2024-01-30 19:10:51
1114
原创 软考笔记--数据库的控制功能
其中,完全备份是指将整个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备份,增量备份是指备份上一次备份(包括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后发生变化的数据,差异备份是指备份上一次完全备份后发生变化的所有数据。事务A修改某一数据,并将其写回磁盘,事务B读取同一数据后,事务A由于某种原因被撤销,这时事务A已经修改过的数据恢复原值,数据B读到的数据就与数据库中的数据不一致,是不正确的数据。隔离性是指一个事务的执行不能被其它事务干扰,即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并发的其它事务是隔离的,并发执行的各个事务之间不能相互干扰。
2024-01-28 15:40:53
733
原创 软考笔记--数据库访问接口
一个基于ODBC的应用程序对数据库的操作不依赖与任何DBMS,不直接与DBMS打交道,所有的数据库操作由对应的DBMS的ODBC驱动程序完成,也就是说不论是SQL Server和Oracle等大型数据库,还是Access等桌面数据库,均可用ODBC API进行访问。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每种DBMS产生的数据库文件格式都不一样,操作方式也各有差异,通常有自己的一套数据库的操作语法,并为应用程序提供了数据库系统所独有的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
2024-01-27 21:22:42
760
原创 软考笔记--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模式
外模式用以描述用户(包括程序员和终端用户)看到或使用的那部分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概念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用以描述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及性质与联系,定义记录、数据项、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及记录之间的联系。内模式对于物理级数据库,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时,应用程序不需要改变。
2024-01-27 16:25:03
266
原创 软考笔记--操作系统-内存管理
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进行信息管理的基本单位,对软件资源的管理是通过文件系统来实现的。为了实现这些功能,操作系统必须考虑文件目录的建立和维护、存储空间的分配和回收、信息的编址方法和存储次序以及如何检索用户信息等问题。
2024-01-23 21:40:59
536
原创 软考笔记--操作系统-内存管理
在虚拟存储管理中,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即对于刚被替换出去的页,立即又要被访问,需要将它调入,因无空闲内存又要替换另一页,而后者是即将被访问的页,于是造成了系统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忙于进行这种频繁的页面交换,致使系统的实际效率很低,严重时导致系统瘫痪,这种现象称为抖动现象。可重定位分区分配是解决存储器碎片问题的简单有效的方法,基本思想是在适当的时候,把零散的空白区合并为一个大的空白分区,称为拼接,其实现方式是移动某些已分配区域中的信息,使所有的分配都紧挨着存储器的一端,而空白区在另一端。
2024-01-17 21:14:58
641
原创 软考学习笔记--操作系统-进程管理
另一种是直接相互制约,例如进程A通过单缓冲去向进程B提供数据,当改缓冲区为空时,进程B不能获取所需的数据而阻塞,一旦进程A将数据送入缓冲区,进程B就被唤醒,反之,当缓冲区满时,进程A被阻塞,仅当进程B取走缓冲区的数据时,才唤醒进程A。信号量的值甚可变的,由PV操作来改变。当若干个进程竞争使用资源时,如果每个进程都占了一定的资源,又申请使用了已被另一个进程占用,且不能争夺的资源,则所有这些进程都进入阻塞状态,不能继续运行了,即系统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进程无限期的等待,系统处于停滞状态,这种现象就称为死锁。
2024-01-13 14:40:56
576
基于VS2022 MFC实现的Modbus报文解析工具源码
2025-01-09
Modbus报文解析工具
2025-01-09
基于PyCharm 使用python脚本语言开发一款Serial2MQTT工具
2025-01-06
一款可以实现串口与mqtt客户端之间数据互相转发的工具
2025-01-04
基于PyCharm开发实现串口与MQTT客户端互相转发工具的python源码
2025-01-04
基于Mosquito源码理解MQTT5.0的属性概念及使用方式
2024-12-31
基于VS2022 MFC实现的DLT645-2007报文解析工具源码
2024-12-05
一种用于对DLT645-2007协议报文进行分析的工具
2024-12-05
一种IEC-101协议解析的软件工具
2024-09-15
一种基于串口和TCP网络实现Modbus协议转换的工具
2024-09-12
基于VS2022 MFC实现的modbus协议转换工具源码
2024-09-12
一种用python实现Modbus检验计算的GUI工具制作源码
2024-09-10
一种用于计算ModbusRTU和ModbusASCII校验位的工具
2024-09-10
基于MFC实现ModbusRTU转ModbusTCP的源码
2024-09-09
一种用于基于串口和网络实现Modbus RTU与Modbus TCP互相转换的工具
2024-09-09
libtool-2.4.6在ubuntu下的编译及安装
2024-08-30
基于python实现的ftp客户端工具GUI编程源码
2024-04-20
通过python实现对文件夹的管理操作源码
2024-04-15
基于python实现json数据的打包及解析简单实例
2024-03-26
基于Linux使用C语言实现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2023-08-11
Linux下c语言模块条件编译模板源码
2023-02-28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