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 博客(164)
  • 收藏
  • 关注

原创 从配置到日志:一文吃透 Java / Spring 在云原生时代的配置管理与日志体系

这篇文章刻意把「配置管理」和「日志」放在一起聊,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帮你建立一套统一的“世界观”: Spring 里配置怎么流动,日志怎么流动,它们如何一起在云原生架构里协同工作。

2025-11-24 20:21:33 358

原创 JDBC = Java 访问数据库的最底层规范:从 DriverManager 到 ORM

哪怕 2025 年了,JDBC 仍然是 Java 后端开发的“必修底层课”:它不时髦,但永远躺在调用栈最下面;它露出很少,但一出问题就是大问题;理解它,不是为了多写几行原生 JDBC,而是:让你在面对 ORM 和连接池时,真正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2025-11-21 18:55:11 1036

原创 从 Servlet 到源码:Spring Boot 为什么能自动发现 static 目录下的 CSS/JS?

这篇文章,从最直观的 Demo 出发,一路拆到:Servlet 容器里的静态资源处理;Spring MVC 的 DispatcherServlet;Spring Boot 自动配置里的源码细节。

2025-11-20 18:26:54 747

原创 Servlet = Java 时代最底层的 Web 请求处理机制

Servlet 在 Java Web 体系里到底处在什么位置,HTTP 请求究竟是怎样一路走到你的业务代码里的。

2025-11-18 18:37:18 889

原创 太阳不在眼里,意识不在脑里

等到某一天,你忽然感到世界静了下来,风从树梢掠过的声音像第一次被听见,那不是你终于把意识装进了脑里,只是镜面干净了,光照本来如此。

2025-10-14 17:20:26 537

原创 分子分母同时加同一个正数,分数向 1 靠拢

“一”是比例世界的固定点。把分子分母同时加同一个正数,像是在比率与标准之间搭一座小桥,让结果朝着“一”走近一步。规律短小而可靠,背后是“用一撮稳态调和不确定”的朴素智慧。

2025-09-28 17:00:00 837

原创 自我意识=一台自指的压缩机 / 用一条时间的细线穿越无限

如果要把这一切落成一句话,也许仍然是那句最简单的命题。自我意识就是一台自指的压缩机。它把宇宙压缩成我,又把我展开成宇宙。

2025-09-20 17:00:00 614

原创 临界处有一条看不见的河

本文探讨了复杂系统中的临界现象,描述了从离散节点到连通网络的质变过程。当弱连接达到临界点,系统会突然形成跨越性通路,使信息传播效率发生跃升。本文提出临界管理的实用策略:优先建立跨社群连接但设置安全阀,监测网络连通性指标,设计适度短路径,保留必要隔离区。强调在组织管理中培育弱连接的重要性,并指出增长需自律,要平衡连接与边界。最终指出,临界管理的关键在于预判和适度干预,在系统自发形成秩序的过程中把握连接与隔离的平衡。

2025-09-19 17:00:00 842

原创 涌现 = 自指 × 递归 × 非线性

世界的质变往往源于自指、递归与非线性的协同作用。自指形成反馈回路,递归在时间中放大微小变化,非线性则设定临界阈值。三者叠加,使系统从量变跃向质变——无论是生态平衡、市场波动还是技术突破。理解这一机制,能让我们主动塑造良性演变:优化反馈循环,控制递归节奏,警惕临界风险。质变不是偶然,而是系统结构自我重组的必然结果。

2025-09-18 17:00:00 416

原创 神经元在阈值处闪烁 + 把一个人的思考放进无数人的大脑里运行

这篇文章探讨了人类理解的本质与成长机制。通过神经元阈值的隐喻,阐述了理解是建立在对世界进行有效区分和压缩的基础上。文章指出,理解并非追求绝对正确,而是通过自指、开源和连接等机制不断进化:自指让系统自我审视,开源将个人洞见转化为公共知识,连接则构建起群体智慧网络。真正的理解力量来自于共享与协作,当知识在群体中流动和迭代时,就能创造出超越个体的系统性智慧。最终,呼吁将个人洞见开源共享,让理解像森林般在连接中持续生长。

2025-09-13 17:00:00 249

原创 自指与递归既是威力也是边界(会带来不可判定与不完备)

威力体现在自托管与自解释,人类因此造出编译器能编译自己,证明器能检查自身,语言能描述自己的语法。边界体现在两处核心裂缝。其一,句法的可证性与语义的真理并不完全重合,完备与一致难以两全。其二,递归带来的对角化技巧既能创造,也能拆台,从而让某些问题不再可判定。形式系统像一张精确地图,而世界是一片更辽阔的地形,地图越精细,越能看到边缘处不可通行的折线。

2025-09-12 17:00:00 416

原创 把自己开源给明天的你

自我意识是大脑精心编织的幻觉,但身体和环境会暴露其边界。我们并非连续不变的个体,而是由不断更新的时间切片组成。将自我视为跨时空协作项目,自控力就是对未来版本的共情。通过建立可复用的行为模块、清晰记录和分享经验,让不同时间切片的"我"形成开源社区。每个当下都是为未来版本提交代码的机会,这种协作赋予生命连续意义。从今天起,为明天的自己发送可执行的"Pull Request"。

2025-09-11 17:00:00 327

原创 数学研究的是结构与保持结构的变换

这篇文章探讨了数学思维中的"不变性"概念及其应用。通过拓扑学、群论等数学理论,说明如何在变化中识别不变的结构关系,如茶杯与甜甜圈的同胚性、魔方的对称变换等。文章提出"模式的四级望远镜"框架:从集合、代数、拓扑到范畴论,逐步提升抽象层次。这种结构性思维可应用于工程实践,如接口设计、系统一致性维护等,强调通过识别关键关系和不变性来管理复杂性。最后指出,数学的价值在于培养"同构思维",帮助我们在多样性中发现模式,用结构化的方式理解和解决问题。

2025-09-10 17:00:00 640

原创 理解=用更短的描述与更稳的预测来编码世界

真正的理解在于将复杂信息压缩为可复用的核心规则。有效的压缩具有三个特征:1.形成可跨场景调用的模块(如地铁图、烹饪口诀);2.抓住不变的底层骨架(如交通规则);3.经得起新场景验证。提升方法包括:提炼判断短句并测试修正、切换观察视角(如时间/频率维度)。

2025-09-09 17:00:00 251

原创 世界的接口:数学、心智与未知的协作

当“大脑 SDK”遇见“本体内核”,把世界写成前端,我们只需要好用的接口和诚实的错误码

2025-08-27 17:00:00 801

原创 爆改旧站 7 天:我用 CSS Token + 容器查询 + View Transitions 把前端体验拉满(含可复制代码)

这篇文章给出我实战中的关键做法,并配上可直接复用的代码片段,面向一线程序员,不谈虚的。

2025-08-15 03:11:13 816

原创 让大模型 “睡觉”:把版本迭代当作人类睡眠来设计(附可直接改造的训练作息表与代码)

这篇文章给到一套可落地的工程方法论,目标读者是 算法工程师、模型研发生、数据工程团队、AIGC 产品经理、Infra 同学。风格偏实战,无链接、无表格,段落规整,拿去即可改造现有管线。

2025-08-09 23:21:33 706

原创 一次 pre-commit 误操作引发的思考:误判问题根源的代价

AI 不会犯错,但你会:从调试经历谈系统问题的根源性判断

2025-08-06 17:27:02 973

原创 如何用分布式架构视角理解宇宙稳定性?从精细调参到微服务的类比思考

从系统架构、渲染层、服务编排,到“自我 API”:一次跨学科程序员的思维演练

2025-08-05 23:05:19 822

原创 CentOS停更后,我在1GB服务器上手搓Ubuntu迁移的血泪经验

你是否也面临这样的困境:CentOS 7停更倒计时已经开启,但升级到Ubuntu 24.04 LTS后,原本稳定运行的网站却在1GB内存的"小水管"服务器上频繁崩溃?更棘手的是,你不仅要处理操作系统迁移的兼容性问题,还要优化Nginx、Redis和Gunicorn的架构,让其在内存紧张的情况下依然稳定高效。这听起来像是一场不可能完成的技术挑战,但我成功将网站迁移到Ubuntu 24.04,并在1GB内存环境下实现了高并发支撑,内存利用率直接飙到85%以下,响应速度保持在毫秒级!想知道我是如何做到的?且看这篇

2025-08-03 20:45:36 1112

原创 云原生本地调试的五大陷阱:为什么你的Outer Loop总在“喝咖啡“?

摘要:从单体架构转向云原生微服务开发时,OuterLoop调试效率低下成为主要痛点。作者团队在Kubernetes开发中遭遇了"咖啡时间"诅咒(每次修改需等待数分钟)、环境配置复杂、工具链选择困难等问题。通过三周探索,最终采用Nocalhost工具将调试时间从分钟级降至秒级,并总结出云原生调试的核心经验:匹配团队需求选择工具、规范调试流程、明确环境边界。

2025-08-02 17:00:00 594

原创 凌晨 2 点的 Nginx 攻击:从 CVE-2024-38077 到防御实战(附完整代码)

深夜Nginx服务器遭黑客攻击,程序员成功防御全过程 凌晨2点,服务器监控告警响起,黑客通过精心构造的URL参数试图利用Nginx漏洞进行远程代码执行攻击。攻击者利用ARM架构设备的薄弱防护,通过命令注入下载并运行恶意程序。程序员迅速响应:封禁攻击IP、优化Nginx拦截规则、部署自动化黑名单更新脚本,并引入Fail2Ban动态防御。文章剖析了黑客的攻击策略,包括自动化工具链和多线程设计,同时分享了防御措施,强调多层次防护和自动化响应的重要性。最后提出后续安全加固计划,呼吁程序员重视代码安全,防患于未然。

2025-08-01 17:00:00 712

原创 AI风险治理坐标系:程序员如何快速评估AI应用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一个直观的"风险-治理坐标系"框架,帮助程序员在复杂多变的AI应用场景中快速定位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治理策略,确保代码质量和系统安全。

2025-07-29 22:28:46 741

原创 AI 解析:从像素到行动 - 程序员指南

本文将带你探索这一过程:从像素到令牌(tokens),再到状态向量(state vectors),最后到可供性(affordances)。通过简单的例子和代码片段,我们将揭示这些概念如何帮助程序员构建更智能的系统。

2025-07-28 17:00:00 1381

原创 AI 赋能编程:2025 年的工具、趋势与技巧

本文将深入探讨 AI 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分析全球和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最新趋势,并为程序员提供实用建议,以更好地利用 AI 工具推动职业发展。

2025-07-27 01:26:35 896

原创 技术 — 资本双螺旋:AI 时代的投资浪潮与技术突破

本文将通过四幕结构,探索 AI 发展的关键节点、资本周期、技术与资本的交汇点,以及未来的未解之谜。我们希望为程序员和投资者提供洞见,激发思考与讨论。

2025-07-26 19:27:08 839

原创 AI 家族谱:从专家系统到 VLA 模型的演进

本文将带你走进 AI 的“家族谱”,从早期的专家系统到如今的 VLA 模型,探索每一代 AI 如何推动技术进步,并揭示 VLA 模型为何被认为是 AI 的下一个里程碑。

2025-07-23 17:00:00 987

原创 编程中的AI闭环:人-机-群协同提升代码质量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闭环如何运作,以及程序员如何参与其中,共同塑造智能的未来。

2025-07-22 17:00:00 705

原创 GPU 之后,IMU 登场:AI 发展的下一次飞跃

若世界本无固定形状,那身体就是我们与空性之间的临时坐标。

2025-07-21 16:00:00 961

原创 从 AlphaGo 到具身机器人:AI 四力阶梯的突破之旅

AI能力进化四阶梯:从感知到具身的智能跃迁 本文系统梳理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四个关键能力阶段:感知智能(视觉/听觉识别)、认知智能(语义理解与推理)、决策智能(最优策略选择)和具身智能(物理世界行动)。通过扫地机器人夜间工作、AlphaGo下棋等生动案例,揭示了每阶段的技术突破:卷积神经网络实现图像识别、Transformer架构赋能语言理解、强化学习优化决策、多模态模型驱动机器人行动。文章指出四层能力呈递进关系,数据积累引发质变,同时强调各阶段对应的治理挑战,包括数据偏见、模型幻觉、决策黑箱和物理安全等问题。

2025-07-20 15:00:00 955

原创 Astro:前端性能革命!从原生 HTML 到 Astro + React 的升级指南

Astro作为现代前端框架,凭借服务器优先渲染和岛屿架构,显著提升网站性能与SEO表现,成为内容驱动网站的首选。相比传统SPA框架,Astro通过预生成HTML和按需加载JS,降低客户端负担,首屏速度快40%,核心WebVitals合格率达60%。升级案例显示,迁移至Astro+React后,加载时间缩短40%,JS负载减少90%,维护成本大幅降低。Astro尤其适合博客、文档等静态站点,未来将持续扩展动态功能。建议开发者立即尝试,构建更高效的Web应用。

2025-07-19 17:00:00 1057

原创 React + Mermaid 图表渲染消失问题剖析及 4 种代码级修复方案

在React应用中集成Mermaid图表时,常遇到图表在重新渲染后消失的问题,这源于React虚拟DOM与Mermaid直接操作真实DOM的冲突。Mermaid通过添加data-processed属性标记已渲染图表,而React更新时会覆盖这些修改。解决方案包括:1)清除data-processed属性并重新触发Mermaid渲染;2)使用mermaid.render()手动生成SVG;3)利用useLayoutEffect确保同步渲染;4)高级方案使用MutationObserver监控DOM变化。

2025-07-18 16:00:00 2115

原创 从19%掉速到400%提速:AI协作的正确姿势,我用这8步跑通了

实测证明:不是AI让你变慢,而是你不会用AI!拆解实战案例与人-AI协作六步法,让代码效率逆风翻盘。

2025-07-15 23:10:30 943

原创 一次“玄学”SSH故障,我居然挖到了云原生架构的惊天大坑!

从一次诡异的 SSH 故障出发,深入揭露云原生架构背后的随机性陷阱与应对之道。

2025-07-09 18:58:01 890

原创 从 Cluely 融资看“AI 协同开发”认证:软件考试应该怎么升级?

AI 编码助手已成为主流开发方式,Cluely 等“外挂工具”甚至能融资上亿。与其防不胜防,不如正面拥抱。本文从协同开发角度提出软件考试升级方案:“开放 AI 工具 + 全程记录 + 协作评分”,构建新一代生产力导向的认证体系。面向技术人和投资人,给出机制设计、评分结构与产业机会完整框架。

2025-06-22 22:19:17 710

原创 一文教你合法逆向:radare2 + CrackMe 实战,全流程可复现!

从“拆锁”到“装锁”,教你安全又合规地玩转二进制补丁那是某个普通的星期一。

2025-06-21 22:11:30 2080

原创 Base44 技术揭秘:AI 语音生成全栈

疫情后身边朋友失业率飙到 20%+。这篇不是卖课,也不是收徒,只是一份“给普通人也能上手的副业脚本”。愿你我都能把副业做成余粮,而不是焦虑。

2025-06-19 20:00:43 3097 2

原创 一文彻底弄懂递归和迭代的底层原理,看完必懂!

回到开头:你只轻轻按下了Ctrl+S,但却触发了数十亿个电子的极速冒险。你喝下一口咖啡的悠闲,背后却有无数次电子奔跑、编译器工作、栈与堆空间的博弈。这种从宏观到微观尺度的穿越,令我们对这个世界产生深深的敬畏。当你真正理解了这些背后的原理:你便不再觉得代码神秘或抽象;你会带着新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个世界;你也会带着第一性原理的视角,重新看待生活中的问题。这种敬畏与理解,或许才是我们在技术之外,真正需要追寻的东西。挑战提示别忘了尝试一下“递归或迭代描述你的通勤路线”,留言与大家分享你的思考。

2025-06-19 20:00:11 952

原创 从按下 Ctrl+S 开始:Java 代码的底层以及递归与迭代

本文从计算机底层机制出发,探讨Java代码从保存到运行的完整过程。当按下Ctrl+S保存代码时,电子信号经过键盘扫描码、硬件中断、操作系统响应等环节,最终写入存储介质。Java编译过程将源代码转换为平台无关的字节码,由JVM通过解释执行和JIT编译实现跨平台运行。文章深入分析递归与迭代的运行机制差异:递归利用调用栈层层深入但消耗更多内存,迭代则通过循环结构重复操作更节省资源。两者可相互转换,选择时应考虑问题特性、代码可读性和性能需求。理解这些底层原理有助于开发者写出更高效可靠的代码。

2025-06-19 02:27:01 713

原创 意识建模的双因机制:加法累积 × 比例调节的一体化框架

本篇文章将以哲思式的步调,从感觉的对数定律到神经元的放电机制,从概率分布的轻尾与长尾到大脑的预测编码,再到耗散结构与信息熵、尺度不变性等概念,串联出意识形成的可能途径。让我们沿着这对隐形的双螺旋,一步步走过从嘈杂到自我的演化之路。

2025-06-18 20:48:29 1020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