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x00 前言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话题比较有意思,也是春节前和几位小伙伴散步聊天时的收获,趁着还没正式开工,给大家分享一下~
如何在工作群中引起同事的不适?
大家在工作场景中,不仅会各种内卷、奋斗逼这种有拼搏精神的童鞋;也会遇到擅长跪舔、秀忠心的有志之士;还会遇到一些喜欢怼人的耿直青年。
如果有了这些小伙伴在你身边工作,他们在工作群中的言论都会给我们带来相当大的心理负担,长此以往,工作不受重用反倒是小事,自己搞出个精神衰弱就很严重了。(并非玩笑,有几位读者小伙伴已经找居士咨询过类似问题了)
因此,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如何保护自己,甚至是主动出击,是每一个职场人都要具备的软实力!
提前说明:本文内容可能会引起部分读者朋友的不适,希望大家理性看待。
0x01 为什么要在工作群?
真人面对面,一方面不适特别适合去引起对方不适,另一方面,你上哪去每次都把老板拉到面前让他听你说话?
而邮件呢,又显得过于正式了,频率不太适合很高。
因此,工作群聊天就很适合了,优点如下:
建群成本很低,这年头谁还没几个工作群?小组级别的,中心级别的,部门级别的,反正工作群很好找
成员均在群,当面沟通不容易凑人,但是群就不一样了,你总能找到一个老板和你同事共同在的群
灵活性高,你可以随时随地发出你想要的内容,而且文字内容容易让人产生联想
因此,我们选择用工作群作为主要的工作战场。
0x02 引起不适的三要素
方法有很多,在这里为了体现我们方法论的专业性,将我们手段总结出三个核心要素:
时间
措辞
内容
串起来讲,就是这样:
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措辞,将合适的内容表达出来~
这样,也就差不多够了。
一、时间
什么时间比较合适呢?
一般建议不要在正常的工作时间发信息。可以考虑在大家都下班后半小时或者一小时。
比如,你们同事大部分都是在晚上10点下班,那好,你就盯着大家,如果10点都走了,你就晚上10:30发,不要太晚,这样就不会显的自己刻意加班。只是比别人晚一些而已嘛。
这里可以稍微聪明一些嘛,你甚至可以也10点回家,就是在回家后,在家里发信息也行。
另外,也可以考虑早上发,互联网公司的小伙伴们上班都比较晚,有的甚至可能是早上10点才上班。
那你就可以考虑早上早大家半小时到公司发信息!
周六日当然也可以,但是不是特别建议,因为会显得比较刻意。
但是!周六日依旧是一种特别好的备选方案,加班了就在群里发消息,让别人焦虑去吧。
二、措辞
措辞这一块呢,讲究就有点大的,居士也不是专业的。这里分享两个点:
1. 容易引起人负面情绪和压力的措辞
比如这些词:“不就是”、“为什么?”、“就”、“吗?么?”、“吧!”、“啊!”
这些词,或多或少会给对方带来一定的心理暗示:“这事很简单”、“你考虑的不全”
举个场景,大家体会一下:
假设你要对同事提出的方案发出评价,这个方案整体都不错,但是你之前做过类似调研,且他的方案也有一点小瑕疵。
夸奖类型的:
“嗯嗯,这个方案很赞!”
正常类型的:
“这个方案我之前也做过调研~”
其它类型的:
“这个方案我之前做过调研啊!”
“这个不就是我之前做的方案调研么?”
“为什么要做这个调研?”
嗯,大家可以品一下感,是不是又那个味道了?
2. 容易让人不舒服,但是还能显得自己是个好人的措辞
上面的措辞呢,比较容易直观地引起对方的不适,这里的呢,是先把自己摆到一定的道德高度。
比如,有小伙伴项目进度delay被训斥了。
安慰类型的:
“没事没事,这个问题不全在你,各个环节的确问题很多,被训一下也没事,后面做好就行了”
帮助类型的:
“别太担心,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说一下。”
其它类型的:
“年轻人啊,被训一下是好事,多训训以后就不怕被训了,我们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嗯,对比一下,是不是很有感觉?
三、内容
时间、措辞都搞定后,要确定的就是内容了。
发什么内容比较合适呢,这个要看各位的具体工作职责了,区别还挺大的,这里简单分享2种可以参考的:
1. 相关领域的资讯
比如,最近竞品有发布什么新的功能了,国家政策又有什么新政策会对你们业务有什么印象了,等等诸如此类。
2. 相关工作内容的资料
比如你是做数据挖掘的,看见有比较好的文字或者论文,自己写几句推荐词,发出来,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内容这里就不多说了,各自发挥一下。
0x03 串起来之后的效果
前面分别对三个关键因素做了说明,下面开始把流程串起来。
场景1
晚上10点左右,你的同事们都下班了
你找到一个你的组长在的工作群
在晚上10:20的时候,发送了下面的内容:
“今天做了一份技术调研报告,是关于xx技术的,正好可以在我们的业务场景中使用,大家可以参考~”
换位思考一下,这时候如果你刚到家后看到了这条信息,心里面是什么感觉?是不是想打死这个人?
场景2
周一上午9点,你的同事还都没到工位。
你找到几个老板都在的工作群里。
发送了下面内容:
“周六闲着没事干,整理了一份材料,是竞品关于xx新功能的体验报告,发给大家参考一下”
换位思考一下,又有人周六日来加班搞东西,显得我周六日就这么不务正业了?还tm让不让人活了?艹!
场景3
有小伙伴发了一份体验报告
你感觉他做了你做过的东西,有点不爽
所以你在群里用上我们的常用怼人的措辞
“这个报告我们之前做过啊”
“为什么现在要再做一遍呢?”
换位思考一下,当你看到这些话之后什么心理,这tm傻逼吧,是不是找事?你做过就做过呗,再强调一下什么意思?还来问我们为什么,你不知道背景别瞎bb啊!
场景可以有很多,大家活学活用~
0xFF 总结
以上内容,抛砖引玉,大家有更好的建议欢迎在留言区留言~
人生也是一场修行,具备了伤害别人的手段,不一定就是要做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