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年前的一个下午,我处于一个痛苦而又迷茫的精神状态,对所处的行业和未来充满了质问。
那时的我,迫切期望能得到某种答案,希望有人告诉我:你并非个例,很多人和你一样痛苦,为什么痛苦,以及有什么解法。
因此,我就写下了下面这段文字:
一转眼,3 年过去,我等的那个人,还没有出现,依旧没人告诉我为什么,该怎么办。
索性,在这几年时间里,我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为超过 100 人进行了职业辅导,接触了各行各业的小伙伴,和大家深入交流探讨。
同时,又重点攻读社会学的的专著,在小红书也收获了 4k+的粉丝。
在尼泊尔的雪山下,我写下了下面这段话,选择把自己的思考分享给大家。
正如我在 3 年前所说,想去剖析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需要对社会学、哲学以及行业特点有很深刻的洞见,我的能力自是不全备的。
不过,还好,我是个理想主义者,有想法,就去做嘛,成不成无所谓,考虑那么多现实因素,可能最终只会选择在家打游戏刷视频。
其实,工作是一件蛮好的事儿,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好工作,这里原因繁多。
不管如何,总有人干的不开心,想要自由。因此,这其实是一个关于自由的系列。
我大致会分三个系列来阐述我的想法:
1️⃣ 第一个系列就是现在在更新的,写完之后,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框架,到底是哪些因素阻碍了我们停下工作:社会文化的压力、个人自我实现的追求、家庭的束缚、金钱安全感的缺失?
有朋友说,这个系列无聊,没人喜欢看的,大家只想知道该怎么办。但是我不在意了,不喜欢看的就别看了,我还是想写一些自己认为有意思的东西。只有知道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不然看看那些博主怎么过辞职的美好生活,对自己终究是空中楼阁,因为做不到。
2️⃣ 第二个系列,我会讨论,我们如何才能自由。顺着前者关于金钱的安全感,我会展开财务状况如何准备、心理状态如何准备、身体状态如何准备。
其实,我十分期待写第二个系列,因为,我的想法和很多网上的言论的不同,我有自己的特色见解,并从各方面实践过。
比如,我更重视情感回忆体验,如果能在 40 岁之前爬一次雪山,这种回忆红利,能让你抵御往后日子里面很多可能潜在的嫉妒心和不甘。因为,往后可能身体就未必允许了。
3️⃣ 第三个系列比较难想,大概是写如果你真的自由了,该做什么去填补人生意义的追求,让自己不与社会脱轨。
我很喜欢伊壁鸠鲁的快乐三要素:心灵安静(无惧死亡)、最低物欲、珍视友情。但是放到现代这群卷王身上,可能不足以承载其充盈的内心,因此我会探索一些有趣的方向。
边写边看吧,有时候,人生不是被规划出来的,这个系列的文章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