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要做到什么程度,要从市场场景着手,不能在定调时拉错了人

这篇文章是《在哪个层面上做研发——研发的战略选择之一》的延伸。之前的文章主要描述企业在同发展阶段,企业研发活动在基础研究、标准件开发、标准产品开发和解决方案开发间选择的原则,是从一个宏观的层面看企业的研发选择。

这篇文章是对一个真实场景的思考,这个案例的特征是:

  • 研发由技术部门负责,没有内部客户代表的概念,营销等内部下游用户参与较少,技术做的挺High,在研发组织上没有确定的产品营销/使用单位;
  • 长长的一份研发内容清单,一期一期的迭代,确实做了不少东西,开发团队都希望自己的产品功能是全世界最全的;
  • 每年花的钱也不少,竟没有一个负责ROI管理的组织,不知道研发到底为业务和企业发展带来了什么。

重要的是第二条,要不要把所有内容都实现出来?这似乎不是个问题,不是做研发吗,当然要把规划的内容做完。

果真如此吗?如果用一个PPT解决方案就可以拿到客户的项目,你会等把产品都做出来再去卖吗?为什么不等第一个客户项目做完了做一下脱敏就变成基础产品吗?成本不是更低吗?

以上是考虑客户/市场接受程度因素的一个例子,除了PPT解决方案,还有原型解决方案、Demo解决方案、产品解决方案,离可以快速交付给客户的距离越来越近,到底做到什么程度,要看市场接受程度。

只有产品具有所有特性才能被市场接受吗?客户关心的到底是什么?那么长的需求清单都要做进去吗?有多少是客户大部分时间都在用的?有多少不怎么用?有多少几乎不用?

同时,另外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你能卖出多少套。这里不考虑市场接受程度,只考虑可以卖多少。如果一个产品或者解决方案,你预计只能卖出两三套,那你还会研发吗?两三套只是个预期,还可能卖不出去呢?这样对研发的企业是否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如果判断是没有,那就不用做了,还不如把资源用在其他地方。

总结一下,产品/解决方案要研发到什么程度,起码有三方面的要素需要综合考虑:

  1. 需要具备什么形态才能打动客户,是几张PPT?还是一个可互动的原型?或者是一个可以操作的Demo系统?还是必须有一个完整的产品客户才相信你的能力,才敢把项目给你做?
  2. 打动客户的是哪些产品特性,所有特性都要做吗?比如Word,我们真正用到的功能有多少?可能不到20%吧。
  3. 研发成果的变现次数是多少?这个次数值不值得投钱投资源研发?

增之一分则太肥,简直一分则太瘦,研发要做到什么程度,一把手必须心中有数。对于技术团队来说,有事做就是有山头,我天生就是花钱的,销售可不关我的事(我可没少听到这样的表达),不要指望技术团队来告诉你研发做到什么程度。

方向对不对要拉上营销,技术行不行才是技术上场,不能在研发定调时拉错了人。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