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前辅导指南-2

本文是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前辅导的第二讲,主要解析项目管理的基础知识,包括项目的临时性、独特性、逐步完善、资源约束和目的性,帮助考生理解和区分项目与日常工作的区别。

大家好。我是九宝老师。

欢迎来到“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前辅导指南”,这是第2讲。

上一讲,我向大家介绍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备考时间计划。我建议备考分为四个阶段。

时间

任务

第一阶段

1.5-2月

认真读书

第二阶段

0.5-1月

解决案例分析题

第三阶段

0.25-0.5月

解决论文题

第四阶段

0.5-1月

解决选择题

这一讲,从备考的第一阶段开始。我们先来学习“第2章 信息系统管理基础”。这一章比较重要,知识点稍多,我们分多篇文章介绍。

【篇外音】——提问:为何不从第1章开始学习?回答:第1章是“信息化和信息系统”,主要讲解的知识点在选择题出现。此外,这一章节与软件开发专业知识有很大的关联,属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要求的信息化和信息系统知识。因此,建议将这部分知识安排在最后学习。

【篇外回音】——“信息系统与信息化“、“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常规信息系统集成方法”、”“软件工程”。。。这些知识点对于IT从业者都是小菜一碟,只需要考前“瞟一眼”。对于非IT从业者则是“隔行如隔山”,开篇就死磕专业技术,无异于以卵击石、南辕北辙。

书归正传,第2章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基础,现在请将教科书翻到123页。这一章,第一个讲的知识点是“项目”。

我们这科考试的名字是“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因此,首先就要解题。讲清楚何为“项目”?信息系统项目有何特点?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主要工作是哪些?

关于“项目”的概念。按照教科书的解释——项目是为提供一项独特产品、 服务或成果所做的临时性努力。教科书所说的项目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临时性(一次性)
  2. 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
  3. 逐步完善
  4. 资源约束
  5. 目的性

现在详细解读一下这些特点。

临时性(一次性)

在谈到“项目”的概念时时,往往提及另一个概念“日常工作”。项目和日常工作的主要区别是时间维度,项目是有严格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日常工作往往是周而复始。

从时间维度讲,你不能说搞一个项目“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同时,你又不能太执拗,在我的线上直播课程,有的同学问,每天上班工作都有明确的开始结束时间。上班有上班时间,下班有下班时间,迟到早退要扣钱,每天的工作是项目?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确定你的语境。项目与日常工作的没有严格概念边界,当重点说上下班考勤时间。这时,每天的工作就是项目。满足项目的概念,每一天的交通情况都不完全一样,公司要求你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到达公司。这无可厚非。

但是,当重点说每天上班的工作都是相似的,时间是相似的。重点是“循规蹈矩”。此时,每天的工作就是日常工作。你的工作是“无穷匮也”的。工作是做不完的,工作内容是相似的。这时,每天的工作就不是项目,是日常工作。

就像,针对流水线上生产的“哆啦A梦”的玩具。你说是不是项目?

当重点强调,每一个玩偶都或多或少有个字的特点,没有两片一样的树叶。此时,是项目。

当重点强调,生产线的产品都是统一规格、统一制式,循环生产。此时,就是日常工作。

【敲黑板】——临时性,并不是日常生活所讲的“时间长短”。临时不代表“时间短”。一场战争可能持续几年,但是,战争是独特的,历史上没有两次一样的战争。战争是项目。

【敲黑板】——项目管理要求时间有边界限制。时间是一种资源。时间与信息,人脉,都是资源。是资源,就一定有数量限制项目的资源一定有数量限制。

扩展一下教科书124页临时性,项目资源强调“边界”。人、财、物、信息,都是有边界的。你不能说资源无限制的投入。任何一个项目都要有成本边界——“成本核算”、“成本预算”、“成本估算”;项目都有时间边界——“立项时间”、“结项时间”、“里程碑时间”;项目都有范围边界——“必须要完成的需求”、“一定不需要完成的需求”、“可完成、可不完成的需求”,需求都是要说的清楚明白;任何一个项目都有质量边界——“质量验收标准”、“残次品率”。

这些要求,亦或是,“边界”,都是特殊的。即便是相似的项目,也都是不同的。每个项目都是独特的。

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

教科书124页,讲到项目的输出,有几点需要扩展一下。

首先,项目的产出,任何一个项目都有输出。项目的输出都是独特的,这一点迎合临时性特点。

其次,项目的输出产物。可能是“可见的”、可能是“不可见的”。

最后,“独特的”重点讲,项目的输出是不可重复的。

【callback】当重点强调,老师日复一日的讲课。每年都是将这本教科书,此时,就是老师的日常工作。明星如果是“天天、月月、年年”开演唱会,那开演唱会就是明星的“日常工作”。

逐步完善

这个概念容易理解偏差。逐步完善,讲的是,“逐步细化、逐步明确”、切记不是“范围蔓延”。

逐步细化,逐步完善——事情越讲越明白,事情还是原来的事情,需求还是原来的需求,只是需求讲的更清楚。但是,不是增加需求。

范围蔓延——范围这个概念后续章节会专题讲解。现在讲的范围,可以理解成需要完成的工作,需求蔓延,就是增加工作。公司老板,看见你没有忙的焦头烂额,就觉得不舒服,总是你个找一些多余的工作。这些多余的工作,就是范围蔓延。

逐步完善的概念要理解清楚,否则,后续学习到范围管理,容易出现理解偏差。

资源约束

这个概念教科书讲的很少,需要扩展一下。

先说,资源——时间、费用、人力、信息,都是资源。上述章节讲过,“项目的资源一定是有边界的”。你不能弄一个项目,钱可以任意花费,时间可以任意延迟。就是修圆明园,一样要有预算。

因此,对于项目的资源,应该在“钱”的基础上,想到其他方面。成本,不局限于“金钱成本”。

目的性

教科书讲,项目的目的就是特定的结果,项目是面向目标的。

在此,我需要给你扩充几点。

项目是面向目标的——无可厚非。重点是何为“目标”。狭义讲,项目的目标就是项目的输出,产品、服务或成果。但是,在产品、服务或成果的基础上,还要看到广义的一方面。广义的目标,需要看项目的管理质量。这个项目在一定的范围下,时间、成本、质量,完成的怎样。

【敲黑板】我们讲,好项目的概念是建立在项目的资源约束前提的。在规定的资源下,实现最优解,就是好项目。你不能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这不符合《孙子兵法》的思想。我们作为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我们的工作是在规定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及能够掌握的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调配、协调、项目的各干系人,使得项目达到可能的最大绩效。这个价值观,需要修正,你不能说一个项目好到“马儿不吃草,马儿天天跑”。

上一点,讲的是项目的目的是以资源的制约为前提的。另一点,讲这些制约项目的因素——时间、成本、质量,之间又是相互影响的。

解释一下。注意,我们讲的时间、成本、质量相互的制约关系是以“范围一定”为前提的。“范围一定”的意思是“范围不变”。

当老板说,时间必须压缩,要求提前完工。老板付出的代价必须是:增加成本——可能是增加人手,增加人力成本。或者是,支付加班工资,增加用工成本;如果老板不想花钱,还想提前完工,对不起,那就得降低项目的质量要求。要求“又快,又好”做不到。

当老板说,成本必须压缩,原计划的预算不能支持。老板付出的代价必须是:增加时间成本,可能是团队人员减少,人手少,进度慢。或者是,钱还要少,速度还要快,那只能是降低质量。上线的系统bug可能会多。没有时间测试,没有人手测试。质量就差。

当老板说,质量是第一生命线。没问题,加人手,加时间,加工资。我是项目经理,我不是齐天大圣,不能“无中生有”。

由此,需要明确的一个价值观。项目经理的任务是规划、协调、沟通、管理。通过这些管理动作,使得项目达到该有的绩效。

扩展一下,除了教科书125页所讲的,时间、成本、质量。项目管理的十大知识领域,都是相互制约的。增加项目沟通,势必增加费用;减少团队管理投入,团队效率低下,势必影响效率。降低风险管理,可能带来“无效工作”、“返工”等,反向制约项目绩效。

【敲黑板】我们讲的是项目绩效,项目绩效可以从十大知识领域,多个维度绩效项目。

这一讲知识点稍多,先讲到这,下一讲继续后续知识点。

总结一下,这一讲重点讲的是项目的概念——项目是为提供一项独特产品、 服务戒成果所做的临时性努力。

项目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临时性(一次性)
  2. 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
  3. 逐步完善
  4. 资源约束
  5. 目的性

以及,项目与日常工作的区别。

2021年11月14日

基于遗传算法的新的异构分布式系统任务调度算法研究(Matlab代码实现)内容概要:本文档围绕基于遗传算法的异构分布式系统任务调度算法展开研究,重点介绍了一种结合遗传算法的新颖优化方法,并通过Matlab代码实现验证其在复杂调度问题中的有效性。文中还涵盖了多种智能优化算法在生产调度、经济调度、车间调度、无人机路径规划、微电网优化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展示了从理论建模到仿真实现的完整流程。此外,文档系统梳理了智能优化、机器学习、路径规划、电力系统管理等多个科研方向的技术体系与实际应用场景,强调“借力”工具与创新思维在科研中的重要性。;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Matlab编程基础,从事智能优化、自动化、电力系统、控制工程等相关领域研究的研究生及科研人员,尤其适合正在开展调度优化、路径规划或算法改进类课题的研究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学习遗传算法及其他智能优化算法(如粒子群、蜣螂优化、NSGA等)在任务调度中的设计与实现;②掌握Matlab/Simulink在科研仿真中的综合应用;③获取多领域(如微电网、无人机、车间调度)的算法复现与创新思路; 阅读建议:建议按目录顺序系统浏览,重点关注算法原理与代码实现的对应关系,结合提供的网盘资源下载完整代码进行调试与复现,同时注重从已有案例中提炼可迁移的科研方法与创新路径。
【微电网】【创新点】基于非支配排序的蜣螂优化算法NSDBO求解微电网多目标优化调度研究(Matlab代码实现)内容概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支配排序的蜣螂优化算法(NSDBO),用于求解微电网多目标优化调度问题。该方法结合非支配排序机制,提升了传统蜣螂优化算法在处理多目标问题时的收敛性和分布性,有效解决了微电网调度中经济成本、碳排放、能源利用率等多个相互冲突目标的优化难题。研究构建了包含风、光、储能等多种分布式能源的微电网模型,并通过Matlab代码实现算法仿真,验证了NSDBO在寻找帕累托最优解集方面的优越性能,相较于其他多目标优化算法表现出更强的搜索能力和稳定性。;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电力系统或优化算法基础,从事新能源、微电网、智能优化等相关领域研究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应用于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的多目标优化调度设计;②作为新型智能优化算法的研究与改进基础,用于解决复杂的多目标工程优化问题;③帮助理解非支配排序机制在进化算法中的集成方法及其在实际系统中的仿真实现。;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Matlab代码深入理解算法实现细节,重点关注非支配排序、拥挤度计算和蜣螂行为模拟的结合方式,并可通过替换目标函数或系统参数进行扩展实验,以掌握算法的适应性与调参技巧。
本项目是一个以经典51系列单片机——STC89C52为核心,设计实现的一款高性价比数字频率计。它集成了信号输入处理、频率测量及直观显示的功能,专为电子爱好者、学生及工程师设计,旨在提供一种简单高效的频率测量解决方案。 系统组成 核心控制器:STC89C52单片机,负责整体的运算和控制。 信号输入:兼容多种波形(如正弦波、三角波、方波)的输入接口。 整形电路:采用74HC14施密特触发器,确保输入信号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分频电路:利用74HC390双十进制计数器/分频器,帮助进行频率的准确测量。 显示模块:LCD1602液晶显示屏,清晰展示当前测量的频率值(单位:Hz)。 电源:支持标准电源输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功能特点 宽频率测量范围:1Hz至12MHz,覆盖了从低频到高频的广泛需求。 高灵敏度:能够识别并测量幅度小至1Vpp的信号,适合各类微弱信号的频率测试。 直观显示:通过LCD1602液晶屏实时显示频率值,最多显示8位数字,便于读取。 扩展性设计:基础版本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用户可根据需要添加更多功能,如数据记录、报警提示等。 资源包含 原理图:详细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帮助快速理解系统架构。 PCB设计文件:用于制作电路板。 单片机程序源码:用C语言编写,适用于Keil等开发环境。 使用说明:指导如何搭建系统,以及基本的操作方法。 设计报告:分析设计思路,性能评估和技术细节。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zhaidp_java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