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客厅娱乐目前面临四大问题
虽然说智能电视已经被大家公认为是客厅中不可缺少的产品,但从现有的诸多情况来看,仅仅靠智能电视就想撑起客厅娱乐这面大旗还远远不够。
在针对“哪个因素对你选购客厅娱乐产品的影响最大”的调查中显示,有38.3%的参与者认为,产品的性价比对选购客厅娱乐产品的影响最大。比如用户想要的产品超过了购买预算,也就是说对价格不满意时,会严重影响购买决策;这部分用户在调研中的占比最多。而占比最少的是17.5%的参与者认为没有足够的家庭空余时间会影响选购客厅娱乐产品。比如因为工作太忙,在家时间很少等因素影响了对客厅娱乐产品的需求。在另外一个问题中被问及“您对目前客厅娱乐产品哪些地方最不满意?”时,参与调查的网友普遍表示,目前的客厅娱乐产品功能过于单一、性价比整体偏低、内容不够丰富,这三项的总和占到了六成以上。
通过以上的两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出,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客厅娱乐产品,大家还是都渴望去尝试并购买的,关键问题在于目前该类产品在价格、功能等方面能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1.提升视觉体验成本太高
在我们针对“客厅中,你更看重哪种娱乐体验?”的调查数据中显示,有32.8%的参与者认为更好的视觉体验,例如画质、清晰度等是他们最关心的方面。对于这个结果我们也非常认同,但在目前来看,如果你想要在客厅拥有一个非常出色的视觉体验,还是需要花费很高成本的。
从目前来看,以最能够直观体现视觉效果的电视类、投影类产品为例:虽然大尺寸智能电视整体价位呈下滑趋势,但拥有更好画质技术的机型仍然在价格上处于高位。例如,被业界公认为是下一代显示技术、拥有更纯净色彩表现的OLED电视,目前在京东平台上最便宜的一款也要15999元,最贵的型号到达了45999元,而这也仅仅只是55英寸机型而已;再看索尼,高端65英寸的4K机型售价均在万元以上,更别提那些所谓的百寸超大尺寸产品,几十万都算便宜的。而像乐视的120英寸智能电视产品,还并不是你想买就能买的。另外,目前市面中还拥有一类被称为“激光电视”的产品,可以实现客厅娱乐大屏化体验,目前长虹、海信、光峰、索尼、LG等厂商也均已涉足该领域。但遗憾的是,海信最新发布的激光电视100英寸产品起价59999元、光峰的产品售价约10万左右、LG激光电视为6万左右,而索尼也曾推过4K级别的激光电视产品,但它的价格最高,达到了约18万-24万元。
当然,如果你觉得要体验更好的视觉效果在电视端做文章确实有点儿接受不了,那么可以退而求其次,从大尺寸入手,选择普通的家用智能投影。或许这确实是一个办法,但如果你真正实践过就会发现,这其实并不是一个想当然的事情。
投影类产品自走向智能化以来,各类标称可以实现百寸投射效果的家用智能投影在价格上已经完全进入到了普通消费领域。不仅千元左右机型比比皆是,甚至各种百元级别的便携式产品也都摆在了各大线上线下卖场的主推位置,牵动着那些对大屏体验有着极度渴望的消费者。然而只有你在满怀希望把它们“抱”回家之后才会发现,原来要想舒舒服服地使用这些智能投影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放在哪”竟然成为了最大的难题。而更致命的是,这类产品由于亮度普遍偏低,白天不拉窗帘时几乎无法观看——投影类产品价格成本是下来了,但使用成本依旧不低,同样尴尬。其实类似于在智能电视、智能投影上遇到的情况,在传统游戏机、电脑等等产品中也普遍存在,我们就不再一一枚举了。
2.互动体验提升空间大
产品的智能化并不是一刀切,能用手机控制的产品并不能算是“智能产品”。这个问题其实在智能家居领域中就一直被用户诟病。例如,所谓的智能洗衣机其实就是可以用手机APP来控制洗衣机的开关;而智能炉灶则也是用手机来控制炉灶的火量大小……显然,这些所谓的“智能”对于我们的实际应用来说不仅没有起到任何帮助作用,相反有时还会干扰我们的正常操作。我们把一些主流客厅娱乐产品中出现的这种情况归结为互动体验不佳。
首先,语音、手势控制是被认为最先进驻到客厅娱乐产品中的标志性智能功能,目前多被用在智能电视、电视盒子、音箱等产品中。而在语音功能的实际体验中我们发现,即便是一些产品宣称搭载了远程语音识别,并可以支持各种方言,说说话就能进行内容搜索,但这些功能目前往往在安静环境中表现还好,准确度也比较高,而如果使用环境中充斥着较为嘈杂的声音,它们的准确率将大大下降。
再说手势。手势控制功能被我们所熟知其实更多是从任天堂Wii游戏机开始的。后来它才被用于智能电视的遥控器和其中的一些互动性游戏当中。它和语音功能一样,体验中同样也有精准度的问题。目前体验比较好的手势操作也就只有联想智能电视一家,其它均体验一般。而在游戏方面,手势操作被引申为体感游戏。这些游戏也许开始的时候你会觉得比较好玩,而到中期则就偶尔为之,再到后来就变成了基本不玩。这种情况归根结底也同样是因为体验不佳。
我们始终认为,语音、手势这样的智能交互功能如果实际体验和操作方式能够找到正途,它们将会给客厅娱乐带来无限可能。就像之前我们说语音控制的加入完全有可能让小小的音响产品晋升为智能家居入口。所以,从这两个最普及的客厅娱乐功能来看,所有产品的交互体验还有着很大的升级空间。说不定未来这些智能控制还将能被延伸成意念控制,这都是我们所期望看到的。
3.智能功能不够智能
在调查数据中显示,功能、内容丰富程度是大家对目前客厅娱乐产品最不满意的地方。
如果从功能角度来看,几乎所有的消费者都希望拥有一个“大而全”的产品,能够满足他们所有的娱乐需求,而且一些终端厂商也是向着这个方向在努力。例如,智能电视类产品除了视频应用,更期望于在购物、游戏、医疗、金融等方面去拓展;刚刚进入中国的微软Xbox One也与百视通进行了合作,试图在游戏以外开拓对国内用户的视频服务;而一些音响类产品也是如此,除了加入蓝牙、Wifi等功能以外,还整合了国内多个音乐服务在其中等等。可体验一圈下来你会发现,其实并没有哪个“大而全”的产品能够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让我们完全满意。
在我们的实际体验中发现,许多智能电视产品虽然在操作系统中都划分了各种板块,但除了视频点播以外,其它板块中的实用性着实不高,甚至像某些系统中除视频应用以外其它板块中的应用几乎是空的。而这种情况不仅在智能电视中,在电视盒子、智能投影中也随处可见。而音响类产品也是如此,小品牌产品在音质上不能满足我们需求,大品牌产品又在本地化方面处理得不好,直接拉开了与用户之间的距离。
在我和身边朋友聊天时问他们“对客厅娱乐产品最大不满的地方在哪?”时,不少朋友都提到,本来想买一个电视盒子,想以它为中心,通过与智能手机的互联在智能电视、音响上播放自己喜欢的影片和音乐,但无奈这些产品中的DLNA、AirPlay等等互联技术所表现出的极其不稳定性,让他们倍感失望。
4.廉价客厅娱乐产品难满足用户预期
大家对于客厅娱乐的愿望和期待是毋庸置疑的,而在这个前提下,大家都愿意花多少钱去体验也是一个关键。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愿意花费1000-5000元来提升客厅娱乐体验的参与者有34.4%,愿意花费5000-9999元的参与者有33.2%。也就是说,能够承受万元以内价格的朋友占到了整个调查参与者的60%以上。可见大多数朋友还是非常愿意通过不太过分的消费对看大片、听音乐、玩游戏这样的客厅娱乐体验进行改善的。而同时调查中愿意花费10000-29999元的参与者也占到了18.7%,可见也是有不少朋友希望通过万元级的花费让客厅达到一个不错的娱乐效果。也就是说,这部分朋友对客厅娱乐产品的期望更高。由此可见,对于中高端客厅娱乐产品来说,是有着一定市场空间的。
另外在这个调查中也可以看到,选择愿意花费3万元以上去提升客厅娱乐体验的参与者并不多。当然,这一方面反映出,虽然市场中一些高价位客厅娱乐产品在不时涌现,但始终停留在“看得多,买得少”的阶段。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家其实并不愿意把改变客厅娱乐环境这个事情当成一种“额外的负担”去占用自己过多的精力或金钱。
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大家其实对特别便宜的产品并不是非常感兴趣。例如调查中愿意花费999元以下去提升客厅娱乐体验的参与者只占4.4%。
通过我们在市场中的实际调查发现,千元以下的产品多为国产品牌、硬件性能指标不高、功能较少,或不适合客厅环境使用的产品。例如,千元以下智能电视多为小尺寸机型,并不能更好的满足用户对客厅娱乐大屏体验的预期;智能投影则以不适合客厅使用的便携式机型为主;而智能音箱类则更多是一些不知名的品牌产品等等。
由此可见,大家对千元以下机型并不感冒的原因主要是多数该价位主流客厅娱乐产品本身的性能有限,无法满足用户对客厅娱乐体验提升的需求。这也从侧面给了那些浑水摸鱼,妄图通过低价吸引消费者的厂商一个启示。
四、谁将成为客厅娱乐突破口
不得不佩服互联网、智能化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它让一切我们曾经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就像在我们的调查结果中显示,有71.1%的参与者认为智能电视是客厅中不可缺少的娱乐产品,远远超过了其它产品类别。但显然在各种智能化客厅娱乐产品的诱惑面前,大家并不认为客厅娱乐的未来仅仅只局限于智能电视。
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到,当被问及“未来客厅娱乐环境中哪些最有可能替代智能电视地位?”时,依旧坚定认为智能电视不能被任何产品取代的参与者只有12.5%。可见在有多种选择之后,大家对客厅娱乐现有环境的改变还是有很大憧憬和期盼的。另外,选择智能电视盒子+显示设备和智能家用投影仪的分别占21.3%和22.3%。这说明了即便是智能电视可以被取代,但是视频需求和智能功能是不能被取代的。大家其实并不在乎是哪块屏来为我们提供这些智能功能和视频需求,更关注的是如何能够在相同效果的情况下,做到低成本、自由度高、甚至大屏化。这才是用户真正所关注的重点。
1.智能电视的三大保级砝码
通过上面的调查可以看到,智能电视在用户心中更像是一个鸡肋:大家一方面认为它是客厅中必不可少的娱乐产品,另一方面又觉得它并不是唯一能承载所需功能的产品。这无疑也显示出了目前智能电视的一个尴尬处境。
对于“目前你认为智能电视哪些方面最重要”的问题,调查结果占比超过了一半的选项有两个,一个是画质表现、一个是视频资源。而随后是操作系统,占比为47%。也就是说,目前用户对智能电视的期待说白了就是要:效果好、内容多、操作系统体验佳,仅此而已。而恰恰相反的是,在“你对目前智能电视产品的哪些地方最不满意?”的调查中,竟有超过一半的参与者对视频资源不满意,其次占比49%的是操作系统,第三位的是互动功能占39.5%,之后才是画质表现。由此可见,随着各大智能电视厂商近些年来已经将目光转向了切切实实能够给用户带来“实惠”的显示技术,智能电视产品普遍已经能够为用户带来一个较为满意的视觉体验。但即便如此,智能电视想要在众多客厅娱乐产品中力保不失,继续大力发展显示技术、最大限度提升视频内容资源的丰富度、更好的完善智能操作系统将是三大破局关键。
与此同时,智能电视如何做好大屏化、低成本等方面也是未来在客厅娱乐领域继续“称霸”的关键因素。
2.智能投影更易迎合用户大屏需求
尽管目前智能电视的主流尺寸已经达到了55英寸,但是相信绝大多数用户还是希望家中电视的屏幕越大越好。因此,不论是从用户的期待值,还是产品本身的功能性,智能投影都是看似可以在未来取代智能电视的热门人选。
可以说目前智能投影类产品的内容、易用性、音效这“三座大山”都基本已经被各个击破:首先Android系统的加入解决了投影这类产品在内容源方面的问题,让这类此前“标准的办公用品”走入到了普通家庭;其次,关于大家一直纠结的智能投影“不吊装,放在哪?”的问题也在不少机型上得到了改善。例如,联想最新推出的一款可扭转式微投,它的镜头部分可以垂直90°自由旋转,并支持自动梯形校正,能够完全摆脱支架使用。明基i700智能投影则拥有侧投功能。即便你不把它放在白墙的正中间,也能够投射出规规矩矩的画面。此外,市面上还有各种号称距离墙面50cm就可投射出100英寸画面的超短焦投影等等;最后还有一个最容易被大家忽略的环节——音效。实际上,目前智能投影厂商为了让用户能够拥有一个较为出色的整体视听体验,它们在音效方面也投入了诸多的精力,极米Z4X上哈曼卡顿扬声器的添加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
不过即便如此,智能投影现阶段还是难以替代智能电视。仔细对比后你会发现,虽然各个智能投影厂商都在努力解决上面说到的内容、易用性和音效这三大方面问题,但遗憾的是,似乎没有一款产品能够把这三个问题同时解决。
另外,想要成为客厅中最重要的娱乐产品,能够全天随时打开正常使用其实比上面说到的三点更加重要。但显然,所有智能投影类产品,包括所谓的激光电视,它们工作中的实际亮度是目前绝对的“死结”。因此,这一点无疑是所有智能投影、激光电视厂商在宣传自己产品能够替代电视机实现大屏视觉体验时都会回避的问题。而这也恰恰正是这类产品与智能电视的本质区别。
3.硬件低成本让虚拟现实快速升温,内容才是关键
不管是虚拟现实还是增强现实,之所以这类概念能够瞬间升温,说明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大家对于视觉体验的需求已经不再满足于电视机、投影、手机的那块屏幕了。而这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可以充分看出,有28.5%的参与者希望虚拟现实设备能够替代掉家中智能电视的地位,是所有选项中占比最多的一个。
按照目前的节奏来看,不管是能够把你带入到一个“全新世界”的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还是能够让你在现实环境基础上叠加图像的增强现实(Agmented Reality,简称AR)都已经成为了包括索尼、Oculus、谷歌、三星、微软等巨头,以及无数初创企业未来瞄准的目标,并且目前已经有少数产品问世。其中,虚拟现实技术的代表产品有Oculus Rift、索尼Project Morpheus,而增强现实技术的代表产品有谷歌眼镜和微软的HoloLens等。
其实,相对于需要在你家客厅里安装各种摄像头、传感器才能体验到超强震撼视觉效果的增强现实设备来说,同样“玄幻”的虚拟现实技术之所以走得更快,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硬件成本极低——一个最简单的翻版谷歌纸板虚拟现实眼镜在网络上的售价不到20元,如果不提那些国外巨头产品,一个看上去“正儿八经”的虚拟现实头戴设备只有百元左右。
然而,这个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全新技术在给所有用户带来新鲜感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少问题。例如,看起来“笨重”的头戴设备在形态上给人感觉过于累赘,完全不像是个娱乐产品。而不少“进阶型”虚拟现实游戏其实也需要你在身上“挂”满传感器,把自己弄得像个试验品。当然,上面这些仅仅只是外观设计上的问题。对于目前消费者能够接触到的虚拟现实设备来说,现在更关键的是如何解决刷新率延迟带来的眩晕感和怎样的交互方式能够给用户带来100%沉浸感。
此外,虚拟现实设备虽然硬件入门成本低,并且在功能上给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但要真正实现商业化,走入普通老百姓家中,强大的内容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就目前来看,虚拟现实在内容上大致有两个最主要方向:游戏和视频。
对于游戏制作来说,最大的一个问题是,由于虚拟现实设备特殊的光学结构设计,让目前市面上所有的游戏都无法平滑移植到这个平台上,必须重新开发。显然,我们所期望的真正虚拟现实游戏并不是现在各种应用市场中的那些所谓 “全景图片”、“全景点播”、“全景漫游”这种“诺基亚中的贪吃蛇”。同样,电影、电视剧等视频也是如此,都需要专门的设备拍摄。据说,一部几分钟影片的制作就要花去一个专业虚拟现实电影团队几个月的制作时间。因此,真正能够像《鬼影实录》、《无处可逃》这样较为优秀的VR游戏和《11:57》这样的电影屈指可数。
当然,目前针对虚拟现实设备专门制作内容的顶尖团队也不在少数。例如,Oculus就请来了号称3D游戏之父卡马克和传奇图形程序员迈克尔这些技术大牛为其制作游戏内容。而且该公司还专门成立了电影工作室,拍出了首个虚拟现实短片《Lost》。但这对虚拟现实技术抱有极大期待的用户而言,还仅仅只是个开始。
因此,从用户对虚拟现实设备的期待值来看,它确实可以承担起未来客厅娱乐突破口的角色,但肯定不是现在。而对于大家更为期待的增强现实产品而言,如何快速降低体验成本是未来普及的关键。
4.智能电视还有这些最佳拍档
1)传统游戏主机不容忽视
此前在腾讯家电的一份调查数据中显示,当网友被问及“经常用电视做什么?”的时候,虽然选择玩游戏的网友只有18%,但这是除了“看电视节目”和“看网络视频”两个选项的之外网友呼声最高的一个需求。
其实业界很早就有厂商把智能电视中的游戏功能强化,单独提出来当做卖点,直接打通大屏游戏与玩家之间的屏障,利用智能电视的大屏优势和智能化功能特点给用户带来一站式的游戏体验。这确实是个不错的办法,用户买了智能电视就等于买了游戏机,两全其美。然而,事实并非想象中那样美好。
智能电视、电视盒子厂商在付诸实践的过程中发现,乏味的游戏内容和糟糕的操作体验使得广大消费者并不买账,绝大部分用户宁可去选择手游也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无聊的Android电视游戏当中。因此,转了一大圈,客厅大屏游戏这个需求最后还是落在了传统游戏主机身上。虽然游戏主机本身无法成为客厅娱乐的突破口,但它无疑是智能电视在客厅娱乐中的最佳拍档。
之所以能够成为“最佳拍档”,游戏主机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游戏主机可以说首先是抢占了“天时”。虽然对于游戏主机而言,不管政策放开与否,想要玩Xbox One、PS4的朋友其实早已通过各种渠道把它们搬到了客厅当中。但去年游戏机禁令的解除无疑是对于国内整个游戏主机市场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虽然这个政策来得有些偏晚,错过了游戏主机发展的黄金期。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个解禁令让那些之前“想买而不敢买”的用户可以放心的掏出腰包了。
而“地利”则指的是游戏主机先天就有着比智能电视或电视盒子更强大的硬件性能。目前家用游戏主机有三大巨头,分别是微软、索尼和任天堂。目前除了任天堂稍有落后以外,微软Xbox One和索尼PS4的硬件部分都采用了X86架构,二者均配备AMD八核处理器、高性能独立显卡、8GB内存以及大容量硬盘等,主机的整体性能非常强大,各种大型游戏都可以轻松运行。
而对比智能电视或电视盒子,虽然它们的处理器目前也都宣称达到了八核水平,但ARM架构的硬件在实际性能方面始终无法与传统游戏主机抗衡。这也正是导致真正的游戏大作始终无法出现在Android平台设备中的原因。相比家用游戏主机大作不断的现状,智能电视、电视盒子平台“没有”内容,就更别谈游戏性。相信,就算是那些“伪玩家”买了Xbox One、PS4在客厅放到落土,也不会专门打开智能电视中的游戏。而这也就是所谓的“人和”。
2)无线音响设备空间巨大
智能电视的最佳拍档除了传统游戏主机,还有无线音响设备。实际上,音箱这类产品在客厅中与电视机一样都是“古老”的客厅娱乐装备。所谓的家庭影院实际上就是更加强调音响效果的产物。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家庭影院或许太过奢侈,现如今想要与智能电视配合,提升整体视听感受,一个Soundbar甚至一个小小的无线音箱就足矣。
从目前市场中来看,我们想要最直接的提升音效,买个Soundbar即可,而且这类产品各个价位段非常丰富,从几百元到上万元都有。除了Soundbar以外,各种无线音乐播放系统也可以满足大多数用户需求。例如Bose的SoundTouch无线音乐系统或SONOS的无线HiFi音响系统都是不错的选择。
显然,各大智能电视厂商在看到了这块市场后,自然也不会轻易放弃。索尼、创维、小米、PPTV……不论是巨头大佬还是新兴品牌,都开始有意识的为其智能电视产品配备更加出色的扬声器,或单独配备专用音箱,以达到提升听觉体验的目的。
此外,在我们的调查中,还有少部分用户选择了移动设备或台式电脑。选择这些客厅娱乐产品的用户数量不多,分别只占了参与人数的11.2%和4.2%。我认为,各种移动设备和台式电脑之所以无法成为智能电视的替代品、无法承担客厅娱乐突破口重任的原因非常类似:这两类产品虽然在功能方面已经达到了一个不错的娱乐水准,而且也有着各自不同的优势,但是它们同样都是因为屏幕尺寸的局限,直接导致了在这场争夺中的败北。
由此可见,不论是智能电视、智能投影、还是各种虚拟现实头戴设备,基于现有客厅娱乐的内容,用户其实只是在各种不同的“屏”之间进行选择而已。谁能把“屏”做到体验极致,谁就有可能笑到最后。
5.智能硬件让客厅娱乐体验立体化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一道题目:“为了提升客厅娱乐体验,你会采取哪种方式?”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有63.3%的参与者选择购买各种不同产品升整个体验效果。可见更多用户对客厅娱乐并不满足于现状,有着很大的期待。而这些期待并不是某一款产品、某一个单一功能就能解决的,需要各种不同类型产品的配合才能达到提升的效果。
我们说即便是游戏机、音箱等设备已经成为了智能电视的最佳拍档,但仅靠这些未免还是不够立体,缺乏临场感。我们不妨发散一下思维,加入一些交互性更强的智能产品来提升客厅娱乐整体体验,或许这些能给用户一个真正的惊喜。
对于能够改善或提升氛围的产品其实有很多。例如,可以改变环境氛围的飞利浦Hue智能灯泡。它的发光颜色能够与电视画面同步,带来更好的观看气氛;Air Jumper概念空气净化器,它可以模拟亚马逊丛林、夏威夷海滩等等全球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空气味道,并同样能够与电视机画面内容进行同步;而Ambi Climate则是一款实现了自学习的温控器,可以收集屋内的情况、主人的温度偏好和当地的气候规律。比如如何升温降温、窗户朝向、主人在一天中不同时间喜欢什么温度等等都能实现。
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考虑利用一些家居产品对客厅娱乐环境进行提升。例如,智能沙发的概念就是利用温度、角度、舒适度等方面让使用者与实际环境形成一个默契的互动。可以想象一下,当你躺在一个智能沙发上观看到电影的精彩部分时,沙发就会随着场景摇晃、客厅的智能灯泡也随着场景变换闪烁、音响还实时根据电影中的场景和你的情绪调节各类声音的侧重点……是不是立体感和临场感一下子就爆棚了呢?
显然,想要整体提升客厅娱乐体验,加入更多成熟的智能产品,或许也是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