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
怀想天空2011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读书这件事情
读书这件事情2015-08-24 08:01 by stoneniqiu, 17194 阅读, 157 评论, 收藏, 编辑 准确的说是自从不打DOTA了(也不玩其他的游戏),看的书也渐渐多了,而我今年看的“课外书”最多,应该是超过我前二十几年读的课外书总和。发现这个习惯根本停不下来。读书本身不是一件牛逼或者值得炫耀的事情,但它确实是一件乐趣和值得分享的事情。原创 2016-01-08 17:31:25 · 540 阅读 · 1 评论 -
从《收获》看纯文学期刊的生存之路
2013年5月,《收获》杂志社再度捧回“上海市著名商标”大匾。这已是该杂志连续4届获此殊荣。颁奖人夸赞,他们以最少的人数,产生了最大的影响。 获奖的背后,是这份纯文学杂志自1986年起自负盈亏运营至今的事实。在纯文学期刊的社会影响力与经济效益均日渐式微的当下,已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收获》的生存和发展轨迹已经折射出当前纯文学期刊生存的艰难,而它已经原创 2015-12-19 15:35:53 · 2437 阅读 · 0 评论 -
杯里窥人--韩寒
我想到的是人性,尤其是中国的民族劣根性。鲁迅先生阐之未尽。我有我的看法。 南宋《三字经》有“人之初,性本善”,说明人刚出生好比这团干布,可以严谨地律己;接触社会这水,哪怕是清水,也会不由自主如害羞草叶,本来的严谨也会慢慢被舒展开,渐渐被浸润透。思想便向列子靠近。 中国人向来品性如钢,所以也偶有洁身自好者,硬是撑到出生后好几十年还清纯得不得了,这些清纯的不得了的人未浸水,不为原创 2015-12-22 09:37:34 · 2412 阅读 · 0 评论 -
诗可以怨 --钱钟书
到日本来讲学,是很大胆的举动。就算一个中国学者来讲他的本国学问,他虽然不必通身是胆,也得有斗大的胆。理由很明白简单。日本对中国文化各个方面的卓越研究,是世界公认的;通晓日语的中国学者也满心钦佩和虚心采用你们的成果,深知道要讲一些值得向各位请教的新鲜东西,实在不是轻易的事,我是日语的文盲,面对着贵国“汉学”或“支那学”研究的丰富宝库,就像一个既不懂号码锁、又没有开撬工具的穷光棍,瞧着大保险箱,只好眼转载 2016-01-13 20:34:14 · 954 阅读 · 0 评论 -
寻李白-余光中
寻李白作者: 余光中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转载 2016-01-14 18:47:01 · 766 阅读 · 0 评论 -
最后一片叶子--欧亨利
华盛顿广场西面的一个小区里,街道仿佛发了狂似地,分成了许多叫做“巷子”的小胡同。这些“巷子”形成许多奇特的角度和曲线。一条街本身往往交叉一两回。有一次,一个艺术家发现这条街有它可贵之处。如果一个商人去收颜料、纸张和画布的账款,在这条街上转弯抹角、大兜圈子的时候,突然碰上一文钱也没收到,空手而回的他自己,那才有意思呢!因此,搞艺术的人不久都到这个古色天香的格林威治村来了。他们逛来逛去,寻转载 2016-01-14 18:57:46 · 845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