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事务?
事务就是由一条或多条SQL操作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元。只有当事务中的所有操作都完成后,这个事务才会被提交;只要有一个操作没有完成,那么这个事务就会被回滚。(简单理解,就是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
2. 事务特性
事务有四个特性(ACID)
原子性(A):事务中的所有SQL语句操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单元;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
一致性(C):事务执行前后要使数据保持一直状态。(例如,A有200元,B有100元,A给B转账,转账结束后,A和B的资金综合应该还是300元;数据应该保持一致。)
隔离性(I):一个事务的操作不影响另一个事务的操作,两个并发执行的事务之间是相互隔离的。
持久性(D):一个事务被提交后,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改变是永久的。提交后的其他操作或故障不会对它有影响。
3. 事务的隔离级别
事务有四个隔离级别:读未提交、读已提交、可重复读、序列化。
Read Uncommitted
读未提交:事务A可以读取事务B还没有提交的数据。这就是脏读。
那么怎么解决脏读呢?这就需要用到读已提交。
Read Committed
读已提交:事务A必须等到事务B把数据提交后才能读取数据。比如,事务A先去读取数据库数据,得到一个结果a;与此同时,事务B去数据库update数据,并且事务A再次读取数据,这样的情况下,事务A的读操作必须等到事务B的update操作提交以后才能执行,这样就解决了脏读问题,但此时事务A再去读取数据库数据时,会得到一个结果b;在一次事务里,两次读取结果不同,这就是不可重复读问题。
那么怎么解决不可重复读问题呢?这就需要用到可重复读。
Repeatable Read
可重复读:可重复读就是在事务A开启读操作后(事务开启),不能进行事务B的update操作。但是可以进行事务B的insert操作;举例,事务A开启读操作,得到结果a,这时事务B插入一条数据,事务A再次读取数据,得到结果b,两次读取结果不一样,给人一种幻觉,这就是幻读的问题。
那么如何解决幻读问题?使用序列化!
Serializable
序列化:序列化就是只允许事务一个接一个地执行,不允许事务并发执行;序列化可以解决脏读、不可重复读、幻读的问题。但是,序列化是事务的最高隔离级别,效率低下,比较耗数据库的性能,一般不推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