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051 [NOIP 2005 提高组] 谁拿了最多奖学金

P1051 [NOIP 2005 提高组] 谁拿了最多奖学金

题目描述

某校的惯例是在每学期的期末考试之后发放奖学金。发放的奖学金共有五种,获取的条件各自不同:

  1. 院士奖学金,每人 8000 8000 8000 元,期末平均成绩高于 80 80 80 分( > 80 >80 >80),并且在本学期内发表 1 1 1篇或 1 1 1篇以上论文的学生均可获得;
  2. 五四奖学金,每人 4000 4000 4000 元,期末平均成绩高于 85 85 85 分( > 85 >85 >85),并且班级评议成绩高于 80 80 80 分( > 80 >80 >80)的学生均可获得;
  3. 成绩优秀奖,每人 2000 2000 2000 元,期末平均成绩高于 90 90 90 分( > 90 >90 >90)的学生均可获得;
  4. 西部奖学金,每人 1000 1000 1000 元,期末平均成绩高于 85 85 85 分( > 85 >85 >85)的西部省份学生均可获得;
  5. 班级贡献奖,每人 850 850 850 元,班级评议成绩高于 80 80 80 分( > 80 >80 >80)的学生干部均可获得;

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得奖,每项奖学金的获奖人数没有限制,每名学生也可以同时获得多项奖学金。例如姚林的期末平均成绩是 87 87 87 分,班级评议成绩 82 82 82 分,同时他还是一位学生干部,那么他可以同时获得五四奖学金和班级贡献奖,奖金总数是 4850 4850 4850 元。

现在给出若干学生的相关数据,请计算哪些同学获得的奖金总数最高(假设总有同学能满足获得奖学金的条件)。

输入格式

第一行是 1 1 1个整数 N N N,表示学生的总数。

接下来的 N N N 行每行是一位学生的数据,从左向右依次是姓名,期末平均成绩,班级评议成绩,是否是学生干部,是否是西部省份学生,以及发表的论文数。姓名是由大小写英文字母组成的长度不超过 20 20 20 的字符串(不含空格);期末平均成绩和班级评议成绩都是 0 0 0 100 100 100 之间的整数(包括 0 0 0 100 100 100);是否是学生干部和是否是西部省份学生分别用 1 1 1 个字符表示, Y \tt Y Y 表示是, N \tt N N 表示不是;发表的论文数是 0 0 0 10 10 10 的整数(包括 0 0 0 10 10 10)。每两个相邻数据项之间用一个空格分隔。

输出格式

3 3 3 行。

  • 1 1 1 行是获得最多奖金的学生的姓名。如果有两位或两位以上的学生获得的奖金最多,输出他们之中在输入文件中出现最早的学生的姓名。
  • 2 2 2 行是这名学生获得的奖金总数。
  • 3 3 3 行是这 N N N 个学生获得的奖学金的总数。

输入输出样例 #1

输入 #1

4
YaoLin 87 82 Y N 0
ChenRuiyi 88 78 N Y 1
LiXin 92 88 N N 0
ZhangQin 83 87 Y N 1

输出 #1

ChenRuiyi
9000
28700

说明/提示

【数据范围】

对于 100 % 100\% 100% 的数据,满足 1 ≤ N ≤ 100 1 \le N \le 100 1N100

【题目来源】

NOIP 2005 提高组第一题

题解

#include <bits/stdc++.h>

int main() {
    std::ios::sync_with_stdio(false);
    std::cin.tie(nullptr);

    int N, average, evaluation, paper, max_count = INT_MIN, all_count = 0;
    std::string name, cadre, west, stu = "";
    std::cin >> N;
    for(int i = 0; i < N; i++) {
        int cur_count = 0;
        std::cin >> name >> average >> evaluation >> cadre >> west >> paper;
        if(average > 80 && paper >= 1) cur_count += 8000;
        if(average > 85 && evaluation > 80) cur_count += 4000;
        if(average > 90) cur_count += 2000;
        if(average > 85 && west == "Y") cur_count += 1000;
        if(evaluation > 80 && cadre == "Y") cur_count += 850;
        all_count += cur_count;
        stu = cur_count > max_count ? name : stu;
        max_count = std::max(max_count, cur_count);
    }

    std::cout << stu << std::endl;
    std::cout << max_count << std::endl;
    std::cout << all_count << std::endl;

    return 0;
}
谁拿了最多奖学金 • 某校的惯例是在每学期的期末考试之后发放奖学金。发放的奖学金共有五种,获取的条件各自不同: • 1) 院士奖学金,每人8000元,期末平均成绩高于80分( >80),并且在本学期内发表1篇或1篇以上论文的学生均可获得; • 2) 五四奖学金,每人4000元,期末平均成绩高于85分( >85),并且班级评议成绩高于80分(>80)的学生均可获得; • 3) 成绩优秀奖,每人2000元,期末平均成绩高于90分( >90)的学生均可获得; 4) 西部奖学金,每人1000元,期末平均成绩高于85分( >85)的西部省份学生均可获得;5) 班级贡献奖,每人850元,班级评议成绩高于80分(>80)的学生干部均可获得; • 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得奖,每项奖学金的获奖人数没有限制,每名学生也可以同时获得多项奖学金。 • 例如姚林的期末平均成绩是87分,班级评议成绩82分,同时他还是一位学生干部,那么他可以同时获得五四奖学金 和班级贡献奖,奖金总数是4850元。现在给出若干学生的相关数据,请计算哪些同学获得的奖金总数最高(假设总 有同学能满足获得奖学金的条件)。 Input 输入的第一行是一个整数N(1 <= N <= 100),表示学生的总数。 • 接下来的N行每行是一位学生的数据,从左向右依次是姓名,期末平均成绩,班级评议成绩,是否是学生干部,是 否是西部省份学生,以及发表的论文数。姓名是由大小写 英文字母成的长度不超过20的字符串(不含空格);期末平均成绩和班级评议成绩都是0到100之间的整数(包括0和100);是否是学生干部和是否是西部省份学生分别用一个字符表示,Y表示是,N表示不是;发表的论文数是0 到10的整数(包括0和10)。每两个相邻数据项之间用一个空格分隔。 Output 输出包括三行,第一行是获得最多奖金的学生的姓名,第二行是这名学生获得的奖金总数。如果有两位或两位以上 的学生获得的奖金最多,输出他们之中在输入文件中出现 最早的学生的姓名。第三行是这N个学生获得的奖学金的总数。 • • Sample Input Sample Output 4 YaoLin 87 82 Y N 0 ChenRuiyi ChenRuiyi 88 78 N Y 1 9000 LiXin 92 88 N N 0 28700 ZhangQin 83 87 Y N 1
### 关于NOIP2005 提高 '谁拿了最多奖学金' 的评测数据 对于 NOIP2005 提高题目“谁拿了最多奖学金”,其评测数据通常由官方竞赛织者提供,用于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和性能。然而,这类评测数据一般不会公开发布给公众下载,而是仅供比赛主办方或授权平台使用[^1]。 #### 数据获取途径 如果需要该题目的评测数据,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 **访问权威在线评测网站**:一些知名的 OJ 平台(如洛谷、Codeforces 或其他国内信息学竞赛相关平台)可能提供了类似的测试用例供练习。虽然这些测试用例不一定完全匹配原始评测数据,但它们可以帮助调试和优化算法。 - **联系赛事委会**:部分情况下,可以通过正式渠道向赛事委会申请评测数据,但这通常仅限于教育用途或特定合作项目。 - **自行构建测试用例**:基于题目描述中的规则,设计多种边界情况和典型场景来模拟评测环境。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问题,还能提升编程能力[^3]。 以下是实现此题的一个参考代码框架: ```cpp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Student { string name; int id, scoreC, scoreM, scoreE, sumScore, awardSum; }; bool cmp(const Student &a, const Student &b) { if (a.awardSum != b.awardSum) return a.awardSum > b.awardSum; return a.id < b.id; } int main() { int n; cin >> n; vector<Student> students(n); for (int i = 0; i < n; ++i) { cin >> students[i].id >> students[i].name >> students[i].scoreC >> students[i].scoreM >> students[i].scoreE >> students[i].sumScore; // 计算奖学金总额... // (此处省略具体计算逻辑) } sort(students.begin(), students.end(), cmp); long long totalAward = 0; cout << students[0].name << " " << students[0].awardSum << endl; for (const auto& s : students) { totalAward += s.awardSum; } cout << totalAward << endl; } ``` 上述代码实现了对学生信息的读取、处理以及最终结果的输出功能[^2]。 #### 注意事项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输入输出格式严格遵循题目要求,并考虑各种特殊情况下的行为表现,比如多个学生拥有相同最高奖金的情况如何处理等。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polarours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