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仿真实验:基于NS2的组播路由协议实现及仿真

本文介绍了一个包含20个节点的IP网络拓扑图,并在此基础上仿真实验了PIM-SM组播协议。实验中详细记录了组播源注册、数据包发送流程及各节点加入组播的情况,同时提供了单播与组播的TCL程序及数据处理的AWK程序。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实验内容

 定义一个20个节点的IP网络拓扑图,仿真PIM-SM组播协议。组播源首先注册,在1.0s源节点10开始向RP节点0发送数据包,1.5节点4发送graft消息给RP节点0,2.0s节点5发送graft消息给RP节点0,2.5s节点11发送graft消息给RP节点0,3.0s节点12发送graft消息给RP节点0,3.5s节点15发送graft消息给RP节点0,4.0s节点16发送graft消息给RP节点0,5.0s整个通信仿真结束。在整个仿真过程中,链路带宽均为10Mb,链路延时10ms,队列丢包类型为DropTail,数据流包大小是210bytes,发送速率是448kbps。

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Red Hat Linux 9.0
网络仿真软件:NS2 2.28
数据处理工具:AWK
绘图软件:gnuplot

网络拓扑图:

2.组播tcl程序

其中,使用ST组播策略时老是提示不能识别的变量名称,可能是NS2的版本所致(早期版本应该可以)

节点10到节点5的延迟-awk程序

组播源业务流发送量-awk程序

节点7到节点0的链路吞吐量-awk程序

组播汇合节点0的负载改变情况-awk程序

3.单播tcl程序

对单播trace文件的数据分析程序(awk程序)和组播的类似

4.用gnuplot工具(或Xgraph)画出分析曲线图

都可以设置自动输出png格式的文件

数据源(节点10)业务流发送量对比图

节点10到节点5延迟对比图

节点7到节点0链路吞吐量对比图

组播汇合节点0负载改变情况

5.实验参考的文章

计算机仿真:基于NS2的组播路由协议实现及仿真

 

网上参考的资源:

http://hpds.ee.ncku.edu.tw/~smallko/ns2/ns2.htm  NS2 使用說明手冊-柯志楠教授
http://140.116.72.80/~smallko/ns2/nsBench.htm    nsBench简介
http://www.mnlab.cs.depaul.edu/projects/nsbench/
http://www.isi.edu/nsnam/ 

http://nsnam.isi.edu/nsnam/index.php/Main_Page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