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RM(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简称为OSI。
OSI的七层协议体系结构:1、物理层;2、数据链路层;3、网络层;4、传输层;5、会话层;6、表示层;7、应用层。
TCP/IP的四层协议体系结构:1、网络接口层;2、网际层IP;3、传输层(TCP或UDP);4、应用层(各种应用层协议如TELNET、FTP、SMTP等)。从实质上讲,TCP/IP只有最上面的三层,最下面的网络接口层并没有什么具体内容。因此在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原理时往往采用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1、物理层;2、数据链路层;3、网络层;4、传输层;5、应用层。
**注: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只是为介绍网络原理而设计的,实际应用还是四层体系结构。
任务 | 传送单位 | 互连设备 | |
应用层 |
直接为用户的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即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 以满足用户需要以及提供网络与用户应用软件之间的接口服务。
| 网关 | |
表示层(七层) |
将欲交换的数据从适合于某一用户的抽象语法转换为适合于OSI系统内部使用的传送语法。 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转换数据服务。数据的压缩、解压、加密和解密等工作由其负责。 | ||
会话层(七层) (会晤层) (对话层) |
为表示层实体提供建立、维护和结束会话连接的功能; 完成通信进程的逻辑名字与物理名字间的对应;提供会话管理服务。 不参与具体的传输,提供包括访问验证和会话管理在内的建立和维护应用之间通信的机制。 如服务器验证用户登录。 | ||
传(运)输层 |
向两个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服务。有复用和分用的功能。 主要使用两种协议: 1、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报文段(segment),能提供可靠的交付。 2、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无连接的,数据传输的单位是用户数据报,不保证提供可靠的交付。 | 报文 | |
网络(际)层 |
1、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 使用IP协议,因此分组也叫作IP数据报,或简称数据报。 2、选择合适的路由,使源主机运输层所传下来的分组,能够通过网络中的路由器找到目的主机。 |
分组 (包) | 路由器 |
数据链路层 |
在两个相邻节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 每一帧包括一定数量的数据和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 | 帧 | 交换机、网桥 |
物理层 |
透明地传送比特流; 提供为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所需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的特性; 提供有关在传输介质上传输非结构的位流及物理链路故障检测指示。 | 比特 | 中继器、集线器 |
Each human being born as something new, something that never existed before. Each is born with the capacity to win at life. Each person has a unique way of seeing, hearing, touching, tasing and thinking. Each has his or her own unique potential capa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Each can be a significant, thinking, aware and creative being ---- a productive, a winner.
authentically adj. 确实地,真正地
credible a. 可信的,可靠的
manipulate v. 操纵,摆布
knowledgeable a. 知识渊博的
demolish v. 毁坏,破坏,推翻
assume v. 采用,承担
discipline v.管教,约束
compassionate a. 富有同情心的
dedicate one's life to 献身于
come to conclusion 得出结论
go after 追逐,追求
in the face of 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