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用热敏电阻一般电阻和温度变化不是完全正相关的,所以很难用均 匀的电阻变化表示温度的变化,那么就会面临如何实现热敏电阻的线 性度控制,这一研究课题值得深思
基本思路:
1.软件滤波进行线性度拟合
2.硬件选取精度高,线性度好,稳定性好的标准热电阻或者热电偶
3.数据校准,一般温度产品都是针对一定温度范围的应用,所有在选 取标准温度测量产品时候,应该针对性的选取这一区间范围,满足2条件的测量原件
分析弊端:软件滤波终归是治标不治本的,无法应对一致性不好,离散度高得设备
1)中值法
2)平均值法(中值平均值法)
3)一阶滤波
4)一阶中值滤波
软件滤波只能去除大多数杂乱数据,但是当产品的稳定性,或者测量的标准度低的时候,软件滤波部分值,但是实质的误差是无法滤除的,更高规格的测试可以直接的摧毁这种自欺欺人
较好的解决思路:
1)硬件电路设计:控制测量稳定性,反馈到AD电路设计,AD选型选取,数据读取,计算方法
高精度恒流源(横流换向去除电路稳定性误差),标准比例电压检测
2)软件算法控制:控制温源变化
温源->测量->控制输出->温源(最简单循环)
3)校准,使用标准源进行电测系数校准,一般是线性代数的拟合。计算出不同测量范围的校准参数,进行线性拟合,减少误差
知识点归纳:
1. 比例电阻:进行恒流源采样换算,通过横流换向得到电流源的变化,进而换算外接传感器
的电阻值变化(缺图)
2.,校准算法:高斯消元法
外部资料参考:
硬件:一:使用补偿电阻(小温度范围)
设一个电阻在测量范围为0-100度,0度电阻为a ,100为b,50度为c
求这个Rc补偿电阻的大小?
Rc = {c(a+b)-2ab}/{a+b-2c}
这种补偿法得到的最大线性误差为正负0.8摄氏度
a.补偿电阻并联补偿
正负0.8
b. 补偿电阻串联补偿
施加恒压源,直接通过分压测量,得出对应的温度,温度越高误差越大,常用得贴片精密电阻,油封电阻等
正负0.8最大
弊端:稳定性受电压,电阻发热影响比较大,不如电流源不受电路阻抗影响
二:宽温度范围
需要使用更多的热敏电阻和补偿电阻,越多线性度就越好
不同温度计得分类整理:
1.非接触式温度计
梳状热电偶组成,中央部分为热节点,外围为冷节点,当产生红外线(热辐射),热节点温度升高,产生热电动势,从而产生mv信号,经过放大之后,就可以换算成温度变化单位
2.晶体式温度计
利用集体震荡的频率测量温度变化,数据容易处理,精度较高
(f-f0)/f0 = &f /f0 = A(T-T0)+B(T-T0)^2+C(T-T0)^3
T0: 基准温度 T:任意温度 f0:基准温度下的频率 f:任意温度下的频率
A:一次温度系数 B:二次温度系数 C:三次温度系数
AT切割振子。水晶石切割,BC基本为0,线性度极好
YS切割振子。 AB基本为0,只留A的切割角进行切割(LC)
或者按照A最大切割角(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