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对腰痛很有效的动作

本文揭示腰痛与腰椎间盘突出并非直接关联,腰痛的主要原因是错误姿势导致的腰背肌肉和韧带损伤。文章详细介绍了弯腰抬物时的正确姿势,以及保持良好坐姿的重要性,并提供了缓解腰痛的简单动作和加强腰背部肌肉的训练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说起腰痛,可能任何一个成年人都遇到过。是否一提起腰痛,您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是不是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事实上,电视、报纸广告甚至一些网络搜索很容易让我们形成一个印象:腰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定程度上说,「腰痛」和「腰椎间盘突出」都比较常见。据研究,超过 50 岁的人 100% 出现腰椎间盘退变。同时,超过 50 岁的人也几乎人人都腰痛过。

但这并不意味着腰痛就是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有研究证实,60 岁以上无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者达到 36%;而曾经被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腰痛消失后如果再行 CT 检查会发现椎间盘突出照样存在。

所以,腰痛 ≠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确实常见,腰痛也常见,但是,腰椎间盘突出却并不是腰痛的主要原因。事实上,腰痛患者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的比例只有 3%~8%。

那么,大多数人的腰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该怎么治疗,或者有没有什么方法预防呢?

错误姿势是罪魁祸首

我们先来看看腰痛的原因。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最容易导致腰痛的原因是弯腰抬物,如工人搬运重物、妇女端放洗衣盆等。在这些情况中,如果不注意姿势,尤其是平日难得有机会进行重体力劳动的脑力劳动者,或缺乏锻炼的家庭妇女,很容易造成腰痛。

那弯腰抬物如何造成腰痛呢?

通常我们拾取地面重物最常用的方法是直膝弯腰,因为这么做重心上下移动距离最小,人体消耗能量也最小。

但要注意,这种姿势虽然做功较少,但是基本上都要靠腰背肌肉发力,腰背肌肉韧带负担是较大的,容易造成腰骶部肌肉、韧带损伤。久而久之,腰背部相对薄弱的肌肉和韧带就会造成损伤,出现疼痛。

所以说,腰痛的主要病理因素不在腰椎间盘,而在腰背肌肉和韧带的损伤。

这也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和训练解决腰痛的原因:

肌肉和韧带可以通过训练而加强,腰椎间盘突出却没有任何方法可以使之「回纳」,必须进行手术。

弯腰的正确姿势

避免腰背肌肉和韧带损伤,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在使用腰背肌的时候尽可能采用正确姿势:

  • 先将身体向重物尽量靠拢,双腿下蹲降低重心,保持后背直立,同时收紧腰腹部;
  • 在搬移重物时,要注意使双膝处于半屈曲状态,使物体尽量接近身体,减轻腰背肌肉和韧带负担,减少损伤机会。

虽然这么做整体做功多了(因为身体重心上下移动距离增加),但是主要用力的是更为强大的下肢肌群,腰背肌负荷相对减少而避免了损伤。

正确坐姿很重要

另外,保持正确的坐姿也是避免腰痛的重要因素。

正确的坐姿示意图,可以查看 一图读懂 · 正确的坐姿,简要来说如下:

  • 座高的标准是双足置于地面保证膝关节呈 90°;
  • 大腿及臀部全部接触座位以保证均匀受力;
  • 躯干直立,最好腰部有符合腰椎生理前凸的支撑;
  • 颈部直立稍微后伸保证头部中立位,双眼平视或俯视 15°;
  • 双肩向后张开且放松使上臂自然下垂。

这样的坐姿,对于颈椎和腰椎的健康,都有帮助。

缓解腰痛的简单动作

除了保持正确姿势,加强腰背部肌肉的力量对于预防腰痛也很重要。

长期坐着的人,腰背肌肉薄弱,特别是背部核心肌群平时缺乏锻炼更加薄弱。维持正常姿势尽量降低负荷,强化肌肉控制力可以有效预防腰痛的发生。

有针对性地加强腰背肌肉锻炼, 如做一些后伸、左右腰部侧弯、回旋的动作,使腰部肌肉发达有力、韧带坚强,不仅可以预防和缓解腰痛,还可以提高脊柱的稳定性。

下面简要介绍几种简单易操作的腰背部肌肉训练方法:

1. 桥式运动

采取仰卧位,双膝屈曲并拢置于床上,抬起臀部,头部和肩部置于床面整个人形成拱桥状故得名桥式运动。

每天早、晚各做 1 次,每次做 3 组、每组 15 个,在臀部抬离床面时维持 5 秒。

如果能做到,可让肩部也抬离床面,甚至抬起一条腿以增大难度。整个动作过程中双手可置于身体两侧也可置于腹部。

2. 飞燕运动

采取俯卧位,以腰部作为支点双手可根据自身情况置于身体两侧、背部或头部,用力同时抬起自己的头部和双脚。

每天早、晚各做 1 次,每次做 3 组、每组 15 个,抬起时维持 5 秒。

3. 平板支撑运动

人体俯卧位,双前臂支撑在身体前方,保持身体笔直,尽力保持最长支撑时间。

每天早、晚各做 1 次,每次做 3 组,每组间隔 2~3 分钟。

注意:

  1. 上述三个训练方法做动作时不要憋气,维持正常的呼吸,可以轻声计数来保证呼吸的稳定。
  2. 所有动作开始前都先主动绷紧臀部肌肉,然后再做训练动作。平板支撑运动中当双臂已经开始发抖实在坚持不下去时,主动绷紧臀部肌肉,会有意外惊喜哦!
<think>好的,用户的问题是腰痛期间能不能吃竹笋,需要给出健康建议。首先,我需要确认用户的主要意图,他们可能是在腰痛的时候担心某些食物会影响恢复或者加重症状,特别是竹笋这种食材是否有帮助或不利。 接下来,我需要调用网络搜索工具查找相关信息。搜索关键词可能包括“腰痛 竹笋 饮食建议”、“竹笋的营养成分 腰痛”、“中医 竹笋 腰痛”等。根据搜索结果,需要整合不同来源的信息,比如医学网站、营养学资料、中医观点等。 然后,分析竹笋的营养成分。竹笋富含膳食纤维、钾、维生素B族等,这些成分对健康有益,比如膳食纤维促进消化,钾有助于缓解肌肉疲劳。不过,竹笋也含有草酸,可能影响钙的吸收,而钙对于骨骼健康是重要的。如果有骨质疏松引起的腰痛,可能需要适量食用。 另外,中医的观点也需要考虑。中医可能认为竹笋性寒,对于体质虚寒的人,尤其是风寒湿痹引起的腰痛,可能不适宜多吃,以免加重寒气。需要建议结合体质来判断。 还要考虑个体差异,比如过敏体质或消化系统较弱的人,食用竹笋可能引发不适,进而影响腰痛恢复。需要提醒这类人群谨慎食用。 在整理回答时,要分点说明,避免使用步骤词汇,每个方法或建议之间换行。需要包括营养分析、中医建议、注意事项、推荐搭配和个体化建议等方面。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时要基于原问题,比如询问其他食物对腰痛的影响,中医饮食建议,或草酸与骨骼健康的关系等。确保问题相关且能帮助用户进一步了解情况。</think>腰痛期间食用竹笋的健康建议需结合其营养特性与个体体质综合判断。以下为具体分析及建议: **营养特性与影响** 竹笋含膳食纤维(每100g约2.8g)和钾(约533mg),有助于肠道蠕动和维持电解质平衡。但草酸含量较高(约20-30mg/100g),可能抑制钙吸收。腰痛患者若存在骨质疏松风险,需注意控制摄入量,避免长期大量食用。 **中医理论指导** 《本草纲目》记载竹笋性微寒,味甘,归胃、肺经。风寒湿痹型腰痛患者(症状遇冷加重)应减少食用;湿热型腰痛(伴随小便黄赤、舌苔黄腻)可适量食用辅助清热利湿。 **食用注意事项** 建议焯水处理(沸水煮3-5分钟),可去除60%以上草酸。每日摄入量控制在150g以内,避免与高钙食物(牛奶、豆腐)同餐食用。慢性肾病患者需咨询医师,因竹笋含中等量钾(约533mg/100g)。 **推荐搭配方案** 竹笋炒鸡肉(优质蛋白补充): ```python # 简易食谱热量计算(1人份) 竹笋(100g) = 27kcal 鸡胸肉(150g) = 165kcal 橄榄油(5g) = 45kcal 总热量 ≈ 237kcal ``` **个体化建议**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可正常食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急性发作期需减少摄入;骨质疏松患者每周建议不超过2次,每次≤100g。建议结合$BMI = \frac{weight(kg)}{height(m)^2}$评估整体营养状况。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