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学习老手”,写写对学习,对学习金字塔的认识。
学习金字塔 整体上分为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两部分。两者的学习的留存率为什么差这么多呢?原因大概是 被动学习只做到了知识大概知道,但由于各种原因,比如没有应用场景,或只为拓展知识面,或是习惯点到即止,没用去更深入的探索;而主动学习,经过讨论思考,亲身实践,和知识本身建立了更深入,更多的链接,理解和留存更多。
演示和教给他们的区别是什么呢?个人认为,简单使用,不求甚解,把自己从别处学来,没有经过仔细讨论/实践的,然后又教给别人的方式是演示。比如网上大部分的技术博客,教程,教学视频。这些材料或许能解决当前手头的问题,但会让人觉着是零碎的,缺乏主线的。
而教授给他人,则需要对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外加深刻的探讨和实践。能抓住事物或知识的内在本质,经过这样的过程,写出来的文章往往让人为之一振,像遇到老朋友,一下子就能感受到,这就是本质。教授给他人是自己实践后,对掌握的知识的总结和升华,然后再展示给别人,如果缺乏实践,只能叫做演示,因为你也不知道自己说的对不对,演示的基础来源于别处,而不是自身经历。
对于学习来说,七层金字塔列出的方式,相互不矛盾,在学习的过程中,用的方式越多越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体会,把握知识。当然也不是所有信息,知识都需要理解的如此深刻,术业有专嘛。
其实有理论说人的精神本体,已经知道了一切。在佛教中,也有自性具足的说法。那么已经知道了一切的精神本体,为什么还要把自己寄托到行动受限的物理身体里呢?人的精神本体想要去体验自己知道的一切,因为知道和体验到是两码事。举个例子:知道一种水果好吃,和去真正的体验是不是好吃,是两回事。知道爱是怎么一种感觉,和去体验爱也是两回事。回头来说,代表被动学习的知道和了解,代表主动学习的体验和实践,则又是另外一回事。而体验过的则能表示你知道的真的是知道了。
祝福各位在学习和生活中,从各个角度去学习,从各个角度去体验,享受学习,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