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想到了用区间,但是只会那种开一个数组,然后vis[L+1]++,vis[R]--的那种。对double的区间没有任何办法。
然后就想用离散化,枚举一下,超时= =。
计算区间时还算什么直线方程,两直线交点的什么的= =。
大白书上的方法还是让我大开眼界了的。
对于double的区间,可以创建一个结构体,名叫事件。结构体有两个量,一个是坐标pos,另一个是类型type。
每一个事件就是某个区间的左端点或右端点。pos就是坐标。当type=1时就是左端点,type=-1时就是右端点。扫描一遍时直接加上type就可以计数,而且也方便排序。
把事件排一下序,当然是pos小的排前面,当pos相同时,右端点先排前面(因为是开区间,否则那就左端点排前面了)。排好序后,这不就是double版的数组区间了嘛!
还有区间的计算,我还算直线方程,交点啥的= =。
大白书上的方法好机智,把横纵坐标分开来处理。先开一个无穷大的区间,然后更新一下横坐标的范围,再更新一下纵坐标的范围,分分钟就把区间算出来了= =。
有一个细节要注意,就是开数组不是都习惯了开maxn的大小嘛= =。但是有时候要开边啊事件啊这样的数组,可能就要2倍的空间之类的。要注意下别开小了。
AC代码
#include<bits/stdc++.h>
#define maxn 100010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evt
{
double pos;
int type;
bool operator < (const evt& rhs) const
{
if(pos!=rhs.pos) return pos<rhs.pos;
else return type<rhs.type;
}
}EVT[maxn<<1];
int w,h,n;
int e;
void UD(double a,double b,double c,double& L,double& R)
{
if(b==0)
{
if(a<=0||a>=c) R=L-1;
return;
}
else if(b>0)
{
double t1=-a/b;
double t2=(c-a)/b;
L=max(L,t1);
R=min(R,t2);
}
else
{
double t1=(c-a)/b;
double t2=-a/b;
L=max(L,t1);
R=min(R,t2);
}
}
int main()
{
int T;
scanf("%d",&T);
while(T--)
{
scanf("%d %d %d",&w,&h,&n);
e=0;
for(int i=0;i<n;i++)
{
double x,y,vx,vy;
double L,R;
scanf("%lf %lf %lf %lf",&x,&y,&vx,&vy);
L=0;
R=1e9;
UD(x,vx,w,L,R);
UD(y,vy,h,L,R);
if(L<R)
{
EVT[e].pos=L;
EVT[e++].type=1;
EVT[e].pos=R;
EVT[e++].type=-1;
}
}
sort(EVT,EVT+e);
int MAX=0;
int NOW=0;
for(int i=0;i<e;i++)
{
NOW+=EVT[i].type;
MAX=max(MAX,NOW);
}
printf("%d\n",MAX);
}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