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T后期合成[多重采样模拟体积光]

本文介绍了一种使用GLSL在RenderMonkey中实现体积光效果的方法。通过RTT图像的多次采样,模拟光线穿过场景的效果,并提供了详细的着色器代码。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很久没写shader了,上次用Cg写了几个NPR渲染的shader。描边、卡通着色等。描边的话,先画纯色的背景,正面剔除,只看里面,然后画被描边的对象,深度检测为小于等于通过。另外卡通着色的话,主要是根据物体表面吸收光的能量大小从一个1D纹理中取颜色。这些东西RenderMonkey里都有,另外FxComposer的shader library里也有很多现成的shader。写shader可以提高对渲染过程和GPU系统的理解,用不用得到那是另一回事。有些shader根本没法用,要求的Shader模型高是一方面,另外是太耗了。不过有些shader确实可以简化不少传统效果的实现方式,这才实用。

 

OK,下面就是一个没啥用的shader,纯粹为了娱乐(有空可以把GPU GEMS上的效果都去实现实现)。

 

很早之前看到GPUGEMS上一个关于体积光的实现方法,文字记不得了。主要实现方式是根据RTT的图进行多次采样后,产生一种类似于径向模糊那种效果,经过调整可以表现出好似光线从中穿过的样子。

于是自己就用GLSL在RenderMonkey里写了一个试试,效果还可以。先看图吧

 

 

调整光线强度和颜色后:

 

 

 

主要的PS着色器代码如下:

[cpp]   view plain copy
  1. uniform sampler2D NormalSceneTex;  
  2. uniform vec2 RayPoint;  
  3. uniform int SampleNum;  
  4. uniform float RayCastFactor;  
  5. uniform float RayExposure;  
  6. uniform vec4 RayColor;  
  7. uniform sampler2D RayCastSceneTex;  
  8. varying vec2 TexCoord;  
  9. float GetGray(vec3 c)  
  10. {  
  11.    return 0.299*c.r+0.587*c.g+0.114*c.b;  
  12. }  
  13. void main(void)  
  14. {    
  15.    vec4 baseColor = texture2D(RayCastSceneTex,TexCoord);  
  16.    float rayDist = distance(RayPoint,TexCoord);  
  17.    vec2 rayDir = RayPoint - TexCoord;  
  18.    normalize(rayDir);  
  19.      
  20.    if( baseColor.a < 0.25 )  
  21.    {  
  22.       float fsum = 1.0;  
  23.       float sampleStep = RayCastFactor*rayDist/SampleNum;  
  24.         
  25.       //逐渐采样  
  26.       forint i=1;i<=SampleNum;++i )  
  27.       {  
  28.          //当前采样位置,距离本像素点越远采样吸收越低  
  29.          vec2 samplePt = TexCoord + rayDir*i*sampleStep;  
  30.          float f = 1.0/distance(samplePt,TexCoord);  
  31.          baseColor += RayColor*GetGray(texture2D(RayCastSceneTex,samplePt))*f*RayExposure;  
  32.          fsum += f;  
  33.       }  
  34.         
  35.       //曝光控制  
  36.       baseColor /= fsum;  
  37.    }  
  38.      
  39.    gl_FragColor = baseColor;  
  40.    //vec4 normalColor = texture2D(NormalSceneTex,TexCoord);  
  41.    //gl_FragColor = vec4(mix(normalColor.xyz,baseColor.xyz,baseColor.a),1.0);  
  42. }  
 

 

另外,下面是RenderMonkey的工程文件的链接:

VolumeRay.rfx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助用户找到在RT-Thread Studio中使用USB模拟U盘的示例代码或教程。根据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我需要先理清现有信息。 首先,引用[2]提到RT-Thread的U盘读写,涉及USB HOST组件和文件系统的使能。这可能与用户的需求相关,但用户需要的是USB模拟U盘,即USB Device模式,而HOST通常是作为主机读取U盘。这里可能需要确认组件类型是否正确。 引用[3]提到了Bootloader的使用,但用户的问题是关于USB模拟U盘,所以可能这部分信息暂时不相关。不过,官网的教程可能会有相关内容,需要进一步查看。 用户需要的是示例代码或教程,所以可能需要参考RT-Thread的官方文档或示例仓库。根据引用[2]中的步骤,配置USB组件和文件系统是基础步骤。但模拟U盘通常需要启用USB Device模式下的Mass Storage类,这可能需要特定的配置。 可能的步骤包括: 1. 在RT-Thread Studio中创建项目,选择支持USB的BSP,比如STM32系列。 2. 在RT-Thread Settings中启用USB设备支持,并选择Mass Storage Device(MSC)类。 3. 配置文件系统,将存储设备(如SPI Flash或SD卡)挂载为U盘的存储介质。 4. 编写初始化代码,注册USB设备和存储回调函数。 5. 编译并下载到设备测试。 需要检查官方是否有相关示例,比如在GitHub的RT-Thread示例仓库中搜索“usb_msc”或“模拟U盘”相关的项目。此外,参考社区论坛或应用笔记可能找到具体的实现步骤。 可能的问题点:用户可能混淆了USB HOST和USB Device模式,需要明确模拟U盘属于Device模式。同时,需要确保所选BSP支持USB Device功能,并且驱动程序已正确配置。 最后,建议用户查阅RT-Thread文档中心,搜索USB设备配置和Mass Storage类的使用,以及参考已有的示例代码进行移植和测试。</think>根据RT-Thread的USB组件使用规范,实现USB模拟U盘功能需要以下步骤: ### 一、工程配置 1. **选择支持USB的BSP** 在RT-Thread Studio新建工程时,需选择支持USB外设的芯片型号(如STM32F4xx系列),这类BSP已集成USB驱动框架[^2]。 2. **启用USB设备栈** 在`RT-Thread Settings`中: - 勾选`USB Stack` → `USB Device Support` - 选择`USB Device` → `Mass Storage Device Class (MSC)` 3. **配置存储介质** 添加文件系统组件(如FATFS)和存储设备驱动(如SPI Flash或SDIO),需确保存储设备已正确挂载到文件系统。 ### 二、代码实现 ```c /* 定义U盘容量和块大小 */ #define USB_DISK_SIZE (4 * 1024 * 1024) // 4MB模拟空间 #define BLOCK_SIZE 512 /* 实现MSC的回调函数 */ static rt_err_t usb_msc_read(rt_uint8_t *buffer, rt_uint32_t sector, rt_size_t count) { return dfs_file_read(sector * BLOCK_SIZE, buffer, count * BLOCK_SIZE); } static rt_err_t usb_msc_write(const rt_uint8_t *buffer, rt_uint32_t sector, rt_size_t count) { return dfs_file_write(sector * BLOCK_SIZE, buffer, count * BLOCK_SIZE); } static struct udisk_ops msc_ops = { .read_sector = usb_msc_read, .write_sector = usb_msc_write, }; /* 初始化函数 */ int usb_msc_init(void) { /* 注册存储设备操作接口 */ rt_usb_msc_register(&msc_ops, "udisk0", USB_DISK_SIZE); return 0; } INIT_APP_EXPORT(usb_msc_init); // 自动初始化 ``` ### 三、调试要点 1. 连接USB到PC后,使用`list_device`命令应显示`usbd`设备 2. 若PC未识别U盘,检查USB描述符配置和供电状态 3. 文件系统读写异常时,使用`mkfs -t elm udisk0`格式化模拟磁盘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