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浪潮下,Knative如何颠覆传统架构

目录

一、云原生与 Serverless 的崛起

二、认识 Knative

三、Knative 核心组件剖析

3.1 Serving 组件

3.2 Eventing 组件

四、Knative 的显著优势

4.1 与 Kubernetes 生态紧密结合

4.2 标准化与跨平台特性

4.3 强大的弹性伸缩能力

五、实际应用场景

5.1 微服务架构

5.2 事件驱动架构(EDA)

5.3 自动化测试环境

六、上手实践

七、未来展望


一、云原生与 Serverless 的崛起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云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了软件开发和部署的格局。云原生(Cloud Native)和 Serverless 作为云计算领域的两大重要概念,正引领着行业的变革。

        云原生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 2013 年,由 Pivotal 公司的 Matt Stine 首次提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定义不断演进,涵盖了 DevOps、持续交付、微服务和容器等多个关键要素 。云原生应用采用开源堆栈(如 K8S+Docker)进行容器化,基于微服务架构提高灵活性和可维护性,借助敏捷方法、DevOps 支持持续迭代和运维自动化,利用云平台设施实现弹性伸缩、动态调度、优化资源利用率。它的出现,是为了应对传统 IT 架构在资源利用率、系统耦合度、基础设施复杂性以及开发运维割裂等方面的挑战。通过云原生架构,企业能够更高效地利用云计算资源,实现应用的快速迭代和部署,提升业务的敏捷性和竞争力。

Serverless,即无服务器计算,虽然名字中带有 “无服务器”,但并非真的不需要服务器,而是让开发者无需关心服务器的管理和运维,将这些工作全部交给云服务提供商 。其核心目的是在云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开发运维过程,开发者只需编写代码并上传,云平台就会自动准备好相应的计算资源,完成运算并输出结果。Serverless 的发展轨迹可以追溯到 2012 年,这个单词首次出现,而真正被大家熟知是在 2014 年 AWS 推出 Lambda 的时候。此后,各大云厂商纷纷跟进,推出自己的 Serverless 产品,如今 Serverless 已成为云计算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云原生和 Serverless 的发展浪潮中,Knative 应运而生,成为了连接两者的关键桥梁,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认识 Knative

Knative,读音为 kay - nay - tiv,是一个基于 Kubernetes 的开源平台 ,旨在构建、部署和管理现代 Serverless 工作负载。它由谷歌发起,并得到了包括 Pivotal、IBM、Red Hat 等多家公司的支持,目标是制定云原生、跨平台的 Serverless 编排标准,让开发者能更专注于业务逻辑的实现,而无需过多关注底层基础设施的管理。

Knative 与 Kubernetes 有着紧密的联系。Kubernetes 作为容器编排领域的事实标准,提供了强大的容器管理、调度和资源分配能力 。Knative 则建立在 Kubernetes 生态的基础之上,以 Kubernetes 扩展的形式提供了一整套中间件。它整合了 Kubernetes 平台的最佳实践,将能力主要聚焦在容器的部署、路由和流量管理、按需自动化扩缩容、事件绑定服务等方面。可以说,Kubernetes 为 Knative 提供了坚实的底层基础,而 Knative 则在 Kubernetes 之上进一步抽象和简化了 Serverless 应用的开发和部署流程,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云原生应用的发展。

三、Knative 核心组件剖析

3.1 Serving 组件

Serving 组件是 Knative 中负责服务部署和管理的关键组件,在整个 Knative 架构中处于核心地位 。它的主要职责是将用户定义的 Serverless 服务部署到 Kubernetes 集群中,并对这些服务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涵盖了从服务的初始部署到运行时的各种操作。

在服务部署方面,Serving 组件极大地简化了传统的部署流程。开发者只需提供服务的相关定义,例如服务名称、对应的容器镜像、必要的环境变量以及网络配置等信息,Serving 组件就能依据这些定义,自动完成服务在 Kubernetes 集群中的部署工作 。这一过程涉及到多个底层操作,包括创建 Kubernetes 的 Pod、Deployment 等资源对象,但开发者无需深入了解这些复杂的细节,大大降低了部署的难度和工作量。

版本管理是 Serving 组件的另一大重要功能。当服务的代码或配置发生变更时,Serving 组件会自动创建一个新的版本,也就是 Revision。每个 Revision 都是服务在特定时间点的代码和配置的快照,是不可变的 。这一特性使得版本管理变得清晰有序,开发者可以方便地对不同版本的服务进行管理和维护。例如,在进行服务升级时,可以轻松地回滚到之前的稳定版本,确保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自动扩缩容是 Serving 组件的一大亮点功能,也是 Serverless 架构的核心优势之一。Serving 组件能够实时监测服务的流量情况,根据流量的变化自动调整服务实例的数量 。当流量较低时,它可以将服务实例缩容到零,从而节省资源成本;而当流量突然增加时,又能迅速扩容,启动更多的服务实例来应对高并发请求,确保服务的性能和响应速度。这种基于流量的自动扩缩容机制,实现了资源的动态分配和高效利用,使得服务能够在不同的负载情况下都能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Serving 组件还提供了智能的服务路由功能,支持将流量路由到不同版本的服务 。这使得开发者在进行服务更新和迭代时,可以采用灰度发布等策略,先将一小部分流量路由到新版本的服务上,进行充分的测试和验证,待确认新版本稳定可靠后,再逐步将更多的流量切换到新版本,实现平滑的版本过渡,降低服务更新带来的风险。

3.2 Eventing 组件

Eventing 组件是 Knative 实现事件驱动架构的核心组件,在构建松耦合、高扩展性的应用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其主要功能是构建事件驱动架构,实现应用之间的消息传递和事件驱动交互。

在现代的分布式系统中,事件驱动架构越来越受到青睐。它将系统中的各个组件之间的通信方式从传统的请求 - 响应模型转变为基于事件的异步通信模型 。在这种架构下,当特定的事件发生时,产生事件的组件(即事件源)会将事件发布到一个中心的消息管道或总线中,而其他对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大雨淅淅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