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和一个从事法律工作的朋友聊天,谈起工作,他一叹三摇头。
“法律人这个称呼太有欺骗性了,电视剧里面清一色的精英形象,周围的亲戚朋友都以为我很赚钱!”
我很理解朋友的处境:
“二八定律”在法律行业尤为典型。20%的精英掌握了80%的业务,而80%的年轻律师却在争抢余下20%的业务。
这意味着,和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高精尖形象不同。
多数年轻律师没有积累的人脉关系,也没有熟人介绍案源,生活就只能维持温饱水平,甚至低于城市人均收入!
不能否认,很多法律人都是抱着专业的态度,坚持在这个岗位耕耘。
但实际上他们自己也很清楚:
法律这条路并不是越老越值钱!
法律人除了专业的办案能力,还需要长期的市场开拓能力。
而这些都至少需要5-10年的时间积累,这也让法律人的发展充满不确定性,很多年轻律师都被中途劝退。
以上说白了,就是:当下没钱,未来看不到边。
所以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扰,不妨思考一些其他的可能性:
比如副业。
在全民斜杠青年的大环境下,副业成了大部分人弯道超车的必选项。
法律人当然也不例外,与其拿着低薪,在未知的岗位上死熬,不如想想做点什么副业,为自己攒些生活的底气。
PART.1
如果你在法律行业工作过3年以上,一定知道,对法律人来说,挑选副业真是一门技术活。
平常的兼职,比如刷单、卖货,对法律人来说压根儿不叫副业。
这些不过是换个时间地点地点继续上班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