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匹配,通俗讲是判断两个图一样。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基于形状,大小,纹理,颜色等进行判断,但形状,大小,颜色容易改变,而纹理的鲁棒性较好,所以我们选用纹理进行判断。纹理就是构成图像的线。我们选用角点来反映纹理,角点指两条边的交点。大多数所谓的角点检测方法检测的是拥有特定特征的图像点,而不仅仅是“角点”。这些特征点在图像中有具体的坐标,并具有某些数学特征,如局部最大或最小灰度、某些梯度特征等。常用的角点检测方法有FAST和HARRIS,以及两者的组合。
FAST角点检测:
FAST的方法主要是考虑像素点附近的圆形窗口上的16个像素,如下图所示,p为中心像素点,而白框标示的点像素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点。
考虑白框显示的点与中心像素点强度的关系,如果其中n个连续的点都比p大或者都比p小,这样的中心点便是角点。因为依次检验16个像素有点慢,所以可以只检测中心点的上下左右四个点。也就是1,5,9,13四个点。首先检查位置1和位置9,如果它们都比阈值暗或比阈值亮,再检测位置5和位置13。如果P是一个角点,那么上述四个像素点中至少有3个与中心点不相似。因为若是一个角点,超过四分之三圆的部分应该满足判断条件。如果不满足,那不可能是一个角点。对于所有点做上面这一部分初步的检测后,符合条件的将成为候选的角点,我们再对候选的角点,做完整的测试,即检测圆上的所有点。接下来用代码实现一下:
#include<opencv.hpp>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using namespace cv;
bool isdif(uchar a,uchar b)//设置中心角点与周围角点的范围
{
if(abs(a-b)<10)
{
return false;
}
else
return true;
}
int main()
{
VideoCapture cap(0);
Mat frame;
while(true)
{
cap>>frame;
/*
fAST
*/
Mat frame_rgb;
frame.copyTo(frame_rgb);//把frame拷贝给frame_rgb;
cvtColor(frame,frame,CV_64FC1);//转化为灰度图
//cout<<frame.at<uchar>(0,0);
int pos[4][2];//这个数组表示相对于中心元素的四个元素的位置
pos[0][0]=0;
pos[0][1]=-3;
pos[1][0]=3;
pos[1][1]=0;
pos[2][0]=0;
pos[2][1]=3;
pos[3][0]=-3;
pos[3][1]=0;
for(int i=3;i<frame.rows-3;i++)//行数从第三行到倒数第三行
{
for(int j=3;j<frame.cols-3;j++)//列数从第三列到倒数第三列
{
int num=0;//用于判断周围元素与中心元素超出范围的次数
uchar cen=frame.at<uchar>(i,j);//记录中心元素
for(int k=0;k<4;k++)
{
uchar temp=frame.at<uchar>(i+pos[k][0],j+pos[k][1]);//记录周围的元素
if(isdif(cen,temp))
{
num++;
}
}
if((num==1)||(num==3)||(num==4))
{
circle(frame_rgb,cvPoint(j,i),2,CV_RGB(255,0,0),2);
}
}
}
imshow("frame",frame);
imshow("frame_rgb",frame_rgb);
waitKey(10);
}
}
只是粗略的实现了FAST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