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Singleton 模式
程序在运行时,通常会生成很多实例。但是,当我们想在程序中表示某个东西只会存在一个时,就会有 “只创建一个实例” 的需求。
当然,只要我们在编写程序时多加注意,确保只调用了一次 new MyClass(),就可以达到值生成一个实例的目的。当如果要达到以下目的:
- 确保任何情况下都绝对只有1个实例
- 想在程序上表现出“只存在一个实例”
像这样的确保只生成一个实例的模式被称作 Singleton 模式。Singleton 是指只含有一个元素的集合。
5.2 示例程序
下面是示例程序的类图,构造方法前带有 “-”,表示方法是 private。此外,getInstance 方法带有下划线,表示该方法是 static 方法(UML 规定)。
|| Singleton 类
Singleton 类只会生成一个实例。Singleton 类定义了 static 字段(类成员变量)singleton,并将其初始化为 Singleton 类的实例。初始化仅在该类被加载时进行一次。
Singleton 类的构造方法是 Private 的,这是为了禁止从 Singleton 类外部调用构造方法(new Singleton())。Singleton 模式的作用在于可以确保任何情况下都只能生成一个实例。为了达到目的,必须设置构造方法为 private。
getInstance 方法用于从 Singleton 类外部获取 Singleton 类唯一的实例。并不是必须用该名称,但是作为唯一获取实例的方法,通常情况下都会这样为其命名。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
System.out.println("生成了一个实例");
}
// 返回实例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singleton;
}
}
|| Main 类
在 Main 类中,调用了两次 Singleton 类的 getInstance 方法,来获取 Singleton 实例,并将返回值保存到 s1、s2 中。然后通过表达式 s1 == s2 是否成立来判断 s1 和 s2 是否为同一个实例。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Start")
Singleton s1 = Singleton.getInstance();
Singleton s2 = Singleton.getInstance();
// 比较是否相同,判断是否是同一个实例
if (s1 == s2) {
System.out.println("s1 与 s2 是相同的实例");
} else {
System.out.println("s1 与 s2 是不同的实例");
}
System.out.println("end");
}
}
运行结果:
Start
生成了一个实例
s1 与 s2 是相同的实例
End
5.3 Singleton 模式中的登场角色
- Singleton
Singleton 角色中有一个返回唯一实例的 static 方法,该方法总是会返回同一个实例。
5.4 拓展思路的要点
|| 为什么必须设置限制
Singleton 模式对实例的数量设置了限制。设置限制其实就是为程序增加一项前提条件。
当存在多个实例时,实例之间互相影响,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 bug。
|| 何时生成这个唯一的实例
在示例程序中,“Start” 之后就显示出了 “生成了一个实例”。
程序运行后,第一个调用 getInstance 方法时,完成了对 Singleton 类的加载,其被初始化,就在此时生成了唯一的一个实例。
|| 其他构建单例的方式
示例程序中的构建方式并非最好的,有其他多种方式创建单例,比如,在多线程环境下,可能需要在创建对象时加锁操作,或者使用枚举类来实现单例模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