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还我的甲方,我的同事,在吃饭的时候聊起关于健康的话题,由于我具有跑步的习惯,所以我们将焦点聚焦在跑步的话题上。由于我跑步,所以我将我的跑步记录展示给了他们,他们当场就很佩服我,当场叫我下周末带他们一起跑步。
其实,我的跑步历程是这样的,在读研究生那会儿,我们师兄有跑步的习惯,我好动,所以他们经常带我去跑步,撑场面,所以我就跟着他们,通常跑完步,师兄们会请客,所以有一种跑步的风气,所以我经常能够坚持,这也为我跑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后来师兄毕业了,师弟们不喜欢跑步,我就自己跑,大师兄还没有走,有时候就和他一起跑,有时候单独跑,总之没有太停下过。
毕业之后来了北京,到了北京那会儿在亦庄那边,没有学校,没有跑步的操场,所以我就经常去跑马路。跑马路是不安全,但是我跑的比较慢,一般十公里内配速6分钟,十公里之外配速7分钟之内。其实我之前一直跑5公里比较多,跑10公里是比较少的。从到了北京之后,我一下子将速度提升到了15公里。刚开始觉得太耗时间了,慢慢地,我就在安慰自己:我好不容易一周抽出这么点时间去跑步,而且就只是跑一次,我就安心的跑步吧。然后跑完之后就去洗澡,洗衣服,收拾屋子,差不多完了就到十点多了,稍微吃一点东西就去学习了。
再后来,我来到了海淀,就去华北电力大学跑步,因为那边有操场,跑步场地挺好的。在那边我跑了好多个半马,当然十公里和15公里也很多。慢慢地一点一点的公里,现在普遍固定在15公里到半马之间。
其实不管做什么事情,刚开始都是很困难的。就比如我的跑步,刚开始跑3公里都觉得很累,因为那时候我的运动量也就差不多1.5公里。我记得第一次跑步,走一会儿跑一会儿,5公里花了28分钟。完了之后觉得很了不起。后来在操场跑步遇到一个大哥,我问他跑了多少圈了(操场400km/圈),他告诉我说18圈了,那时候我就很佩服他,因为那时候我的跑步量只有5公里,5公里也很吃力,一般是3公里。再后来在一个微信公众号中看到一女的自己能够跑半马,我就很佩服,那时候再想我什么时候才能跑半马。再后来在一个微信公众号中卡看到一个女的找对象,要去对方能够跑步,我再想:跑步这么重要吗?再后来,我入学了和君商学院,哪里文化就是“不可一日不读书,不可一周不锻炼”。不读书我是真的没有坚持的住,但是不可不锻炼,我是真的坚持下来了。现在,我跑半马尽管速度很慢,但是我不怯场了。我对跑步的态度是:学习和工作是主线,跑步是次要的,那是娱乐用的。
在未来,不管怎么样,需要保持三样东西:第一要保持努力工作,那是生活下去的唯一途径;第二要保持不断学习,那是发展的唯一途径;第三要保持锻炼,那是保持健康皮囊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