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的国产替代,有的已经走上正轨。不过替代道路漫漫,同样面临很多问题。此时,我想先讲一个故事,《华为研发》中讲述的华为交换机的故事。
华为第一个局用交换机JK1000大多开在农村地区,这些偏远地区所配的局机型五花八门,性能不稳,当地的维护技术较差。当时华为表示,只要是华为的设备,不管时间多长,软件升级全部免费提供。而且不论你买不买华为机器,都提供培训机会。虽然很快惨遭淘汰,但是华为安装设备的优质服务,给各地电信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后来发展成华为战胜国外设备的一项独门绝技。
说回半导体现状,除开卡脖子的高端芯片必须自己做,像汽车智能化类似领域,是新增零部件,大家可以算在同一起跑线。其它芯片呢,则必然直面替代问题。
客户选择替代,无非两个原因——便宜、好用。绝大部分低端芯片,卡脖子理由都不成立,因为不是脖子卡不着。再者缺芯潮一过去,如果便宜好用的还是国外芯片,则它们又重新成为替代品。
在国产替代初期,销量上,量小没有价格优势,卖国外芯片同样价格甚至可能亏本。技术上,国外芯片在行业里有十几二十年积累也没法比。便宜好用看起来都不容易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