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rcgisPortal上发布dem和dom并使用webscene浏览叠加场景步骤说明

本文详细介绍如何使用ArcGIS Pro和ArcGIS Desktop等工具发布DEM(数字高程模型)和DOM(数字正射影像)数据至ArcGIS Portal,涵盖坐标系配准、数据发布及切图等关键步骤。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工具
ArcgisPro
ArcgisDesktop
ArcgisPortal

数据准备
Dem数据
Dom数据

总体步骤
配准坐标系
发布DEM数据
发布DOM数据

详细步骤

配准坐标系
在arcgiscatalog中分别查看dem和dom的当前坐标系,如果不是wgs84,则需要重新配准,打开ArcToolBox,Data Management Tools-Projec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Raster-Project raster,输出坐标系为GCS_WGS_1984,选好输出文件位置,其他按照默认选项即可。(dem和dom都需要配准成GCS_WGS_1984坐标系)
这里写图片描述

发布DEM数据

  1. 打开arcgispro,新建场景,右键场景,属性,高程表面,高程源,将所有其他的高程全部删除,然后添加之前配准好的dem,勾选上“相对于场景的光照位置为表面创建阴影”
    这里写图片描述
    2.点击确定可以在场景中看到新添加的高程:
    这里写图片描述
    3.点击共享-web场景,填写场景的名称、标签、摘要:
    这里写图片描述
    4.切换到内容选项卡,可以看到系统为高程图层自动添加了_WEL结尾的名字,右击这个图层,选择“配置web图层属性”,在常规选项卡中选择复制所有数据:
    这里写图片描述
    5.切换到配置选项卡,看到提示需要底图:
    这里写图片描述
    6.于是选择底图:带标注的影像图:
    这里写图片描述
    7.这时再回到dem的配置选项卡,需要底图的提示没有了,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切片分级设置:
    这里写图片描述
    8.切换回场景共享配置,点击分析,若没有出现错误,点击共享,系统就开始自动为我们创建共享的dem图层(这个时间比较长,需要耐心等待):
    这里写图片描述
    9.共享成功显示提示,点击管理web场景:
    这里写图片描述
    10.点击作业,可以看到缓存生成状态:
    这里写图片描述
    11.等待缓存生成完毕,则可以转到portal对应的场景站点: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12.在portal上打开场景,将默认的terrian3d地形图删除,可以看到这次发布的dem在场景中叠加的效果,如下图所示,没有高程数据的地面是平的,有高程数据的地面出现高低起伏:
    这里写图片描述

发布DOM数据
注册数据源
发布DOM
切图

注册数据源
1.打开ArcCatalog,找到arcgisserver并连接上(若没有则先建立一个server,新建时选择Add ArcGis Server,在打开的界面中选择Administer Gis server),右击选择Server Properties:
这里写图片描述
2.切换到Data Store,点击Registered Folders后面的加号:
这里写图片描述
3.在弹出的界面中填写名称,并选择dom所在文件夹(进行此步骤之前设置该文件夹的安全权限为对arcgis用户完全控制,文件夹路径应该是网络路径而不是绝对地址),设置完成后点击Validate All,看到所有列表项前面都有绿色勾代表注册成功,点击确定。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发布dom
1.在安装了arcdesktop且能连接到arcgisserver的客户端(下面操作包括切图不要在server服务器上进行)上打开arccatalog,找到配准成wgs84坐标系的dom,右击选择share as image service:
这里写图片描述
2.选择publish a service:
这里写图片描述
3.一直点击下一步,其间选择好发布名称、连接的arcgisserver源,发布路径等参数,系统弹出如下界面:
这里写图片描述
4.切换到Caching选项卡,在Tiling Scheme中选择A tiling scheme file,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之前的dem切片方案,或者其他wgs84切片方案,并且勾选Build cache manually after the service is published,
这里写图片描述
5.点击Analyze,若没有错误,点击Publish
这里写图片描述

切图
1.在arcgisserver连接中定位到刚才发布的dom,右击选择Manage Cache-Manage Tile
这里写图片描述
2.打开如下所示界面,其中列举了所有将要切图的层级,最上端是最小比例尺的图,越往下比例尺越大,数据量越大,切图时间越长:
这里写图片描述
3.这里我们先选择前几级切图,选择完毕后点击ok:
这里写图片描述
4.右击图层选择View Cache Status,可以看到切图的进展情况(其中第一行Summary后面的百分比是指当前已切图占所有级别数据量的比例,不是占本轮切图数据量的比例):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5.前几级切的都比较快,一轮切完会提示完成,然后回到ManageTiles界面再选择其他级别,从小比例尺往大比例尺切图,越往后由于每一级比例尺数据量越来越大,所以每一轮切图一个级别所需要的时间是呈指数增长的,最后四级最好一级一级的切,直到所有级别都切图完毕。
这里写图片描述
6.所有层切图完毕后,打开portal在我的内容里面可以看到该图层,如果是未共享状态,则共享该图层即可在场景中叠加该图层。
这里写图片描述

注意事项
1.如果发布过程出错,很可能因为服务器上的对应文件夹共享和安全权限不够,到服务器上这两个文件加设置属性,共享,共享权限包括everyone、arcgis、arcgismanager,安全标签页中也添加这三个用户并且权限为完全控制,需要确保引用的每级文件夹都是这个权限;
2.即使所有服务发布成功,也不能随意更换源数据位置,否则将导致webscene浏览失败,提示源文件找不到,如果需要更换位置,先把源数据拷贝到目标位置,重新用新位置的源数据发服务,然后删除之前的服务,再删除之前的源文件,假如不小心在原服务删除之前就将源文件换位置了(这种情况下若服务没有停止,ovr文件会提示无法删除,因为portal服务正在使用它),则需要在原来源文件的位置新建文件夹,命名和内容跟之前的一样,把数据都拷贝进去还要设置跟原来一样的共享和安全选项,这样才能保证原来的服务能用。

在ArcGIS ArcScene中制作三维地形图,涉及将DEM数据转换为TIN,将遥感影像叠加到TIN上,以展现地形起伏影像纹理。首先,确保你的ArcGIS软件包含ArcScene模块,且版本至少为9.0以上。接下来,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参考资源链接:[ArcGIS ArcScene制作DEM遥感影像三维图教程](https://wenku.youkuaiyun.com/doc/5pfs1oket3?spm=1055.2569.3001.10343) 1. DEM数据转换:首先,确保你的DEM数据(如.txt或.asc格式)与遥感影像具有相同的坐标系统。在ArcScene中,使用“Conversion Tools” → “To Raster” → “ASCII to Raster”工具,将DEM文本数据转换为栅格格式。这个步骤DEM数据可视化为栅格DEM图层。 2. DEM转换为TIN:在3D Analyst工具栏中选择“Convert” → “Raster to TIN”,将栅格DEM转换为TIN数据格式。TIN格式能更真实地表示地形的三维形态,因为它通过点集来构建不规则三角网,能够更好地展现地形的详细起伏。 3. 叠加遥感影像:为了给TIN数据添加纹理,需要叠加遥感影像。通常情况下,你需要将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确保其坐标系统与TIN匹配。然后,在ArcScene中,利用3D Analyst工具栏的相关工具,将处理好的遥感影像作为纹理贴图到TIN表面。这样,地形不仅具有三维形态,还具有真实地表的视觉效果。 通过这些步骤,你将能够创建出具有详细地形真实纹理的三维地形图,这对于地理空间分析可视化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你希望深入学习关于ArcGIS ArcScene的三维制作技术,尤其是DEM数据的处理遥感影像的叠加,建议参阅《ArcGIS ArcScene制作DEM遥感影像三维图教程》。这本书提供了详细的教程案例分析,能够帮助你更深入地掌握三维GIS图的制作应用。 参考资源链接:[ArcGIS ArcScene制作DEM遥感影像三维图教程](https://wenku.youkuaiyun.com/doc/5pfs1oket3?spm=1055.2569.3001.10343)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