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2103.07461
代码链接:https: //github.com/xingyizhou/CenterNet2
其实一句话就可以概括本文的核心思想:用one-stage的检测器来代替two stage中的RPN可以提升运行速度和检测效果。
对于two-stage的RPN和one-stage的检测器,我一直认为其实它们俩本质上就是同一个东西。但这只是从网络架构的形式上看。本文细节地分析了两者的区别。
其中,3和4两个section阐述了本文的核心思想,第5个section只是描述实现细节。
3. Preliminaries
现有的检测器分为两类,一个是one-stage的,一个是two-stage的。
先说one-stage:使用 L i , c L_{i,c} Li,c表示对第i个candidate和c类别的检测结果,其中candidate可以理解为feature map中的grid。那么 L i , c = 1 L_{i,c}=1 Li,c=1代表第i个candidate检测为c类别, L i , c = 0 L_{i,c}=0 Li,c=0代表第i个candidate检测为背景。大多数的one-stage的检测器parametrize the class likelihood为 s i ( c ) = P ( L i , c = 1 ) s_i(c)=P(L_{i,c}=1) si(c)=P(Li,c=1)。在训练过程中,就是对gt box最大化这个的对数似然, l o g ( P ( L i , c ) ) log(P(L_{i,c})) 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