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考核与被考核的讨论稿

关于考核与被考核的讨论稿

泰岩网络工作室   吴旻

有国家一定有法律

有机构一定有规则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结论:一定会有考核

 

规则与潜规则

演艺圈的潜规则说明了什么?

规则是真实而无力的(虚的),潜规则是(实的)……,我就不说了。

邓玉娇案目前从官方公布的信息看,无论是故意杀人,还是无罪释放,理由都不充分;但从故意杀人到无罪释放,我相信起作用的一定不全是规则。

 

可以说:没有哪个国家不说自己是民主的国家,(这就是规则),但有多少人觉得自己生存的环境是民主的?(这个是潜规则)所以,无论你在地球的哪个角落,现实就是这样。

就像我见过很多公司负责人都说不提倡加班,但实际上所有的员工都在加班,你要是敢按时下班,领导就会找你谈话。

 

一般性结论:对程序员来说,难的不是规则,而是潜规则;对普通民众来说,规则太帮不上自己了,潜规则或者不会用,或者用不好。

 

关于管理的更多的潜规则

官民对立

        “你到底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他讲出了潜规则)

民民对立

“肚子扁扁也要选阿扁”(估计是个即得利益者,民主的理性荡然无存!)

 

管理的理论基础是不相信民众

(刘备当过徐州牧,牧的意思怕你们走失了,或者自己打起来了,或者被狼吃了,所以我才看着)

民是刁民,不相信百姓。(话语权在官)

 

民主的理论基础是不相信政府。

宁愿办事效率低下,也不能让政府滥用权力。(话语权在民)

 

管理的合法性----机构(管理者)的公信力

“相信我们一定会给大家一个公道”的说法是很难服众的。大难来时,最倒霉的一定是基层群众。

管理缺少公信力是目前整个社会的通病。

中低层管理人员缺少管理、协调能力。部队中基层的核心在班排长,打仗时是这些人带头冲锋陷阵,这些人的能力决定了普通战士的素质。

大多中低层管理者的水平,还是小学生的班干部水平,名义上官不小,实际上没什么权力,也没多少人服气。

 

公信力的丧失----与民争利

管理人员狠压基层的目的其实只是为了完成任务,给上面一个交待。很多中低层管理者完全复制更高层管理者的态度,一样的只要结果,不要过程。

为了显示自己的管理能力,尽可能采用极端手段:加班,或者其它增加劳动强度的方法。

管理等同于让别人听话,你不听话,我就整你!

 

计划没有变化快

         软件行业的特性之一就是变数太多,客户会随时提出修改意见,或者公司会随时改变开发计划,月初定的计划,到月中已经无法执行。考核也就失去了依据。

 

以考核为导向

就像中国的教育是以高考为导向,考核一抓就灵,成绩一打就出来,项目却没变得更好!

为什么?因为它扰乱了人心,所以考核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扰民的东西

就像中国的官出数字,数字出官一样,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级骗一级。原因仅仅是因为领导需要有一个量化的指标来看看员工的工作情况。国家需要统计数据,这不可能没有。于是地方上就拼命造假,原因是我们的体制是汇报制,而不是真正的统计制度。统计是要有一整套独立的抽样、跟踪、计算、调查的方案的!

一般说来,只要领导不太官僚,亲自了解一下开发的工作情况,到基层调研一下,看一看实际的开发进度,就一切都了然了。

不过,郑人买履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某种程度上,人还是愿意听信理论或者文字上的东西,而不是实地的调查!

 

考核的潜台词

1、规则是上层制定的,很明显难以体现基层利益

2、规则的解释权在上层

3、裁判员也在上层,没有独立的仲裁机构

4、很容易被滥用

 

(举例:某公司,计划没有变化快,后补的考核,变成政治权谋的工具)

 

我们能够做什么?

1、学会沟通。让领导了解你的工作真实状态,理解你的工作方式是正确的。

2、倡导机构公信力,讨论并阐明员工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3、协调团队。包括与其它部门的关系,让别人相信你的团队是高效廉洁的(这个比较需要技巧)

4、影响规则和潜规则朝有公信力的方向发展。让规则更真实反映情况一些,让潜规则更规则一些。

5、开发要面向客户,面向任务,而不是面向考核。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拦住那些形式主义的、扰民的考核,给团队以自由、开放、进步的空间。

特别声明:如果做不到,那就算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