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技术综合指南
1. 数据库基础概念
1.1 关系数据库结构
关系数据库由多个关键部分构成,包括数据库、模式、域、键、元数据等。数据库和模式是基本的组织单元,域用于定义数据的取值范围,键则用于唯一标识表中的记录。元数据提供了关于数据的数据,而 NULL 值的处理也是关系数据库中的重要概念。以下是关系数据库结构的详细介绍:
| 结构 | 描述 |
| — | — |
| 数据库和模式 | 基本组织单元,用于管理数据 |
| 域 | 定义数据的取值范围 |
| 键 | 唯一标识表中的记录 |
| 元数据 | 提供关于数据的数据 |
| NULL 值 | 处理缺失或未知的数据 |
1.2 数据关系
数据之间的关系是数据库设计的核心。关系可以分为二元关系和非二元关系,其中二元关系又包括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关系。在设计数据库时,需要考虑关系的基数、标识性等因素。以下是数据关系的主要类型:
- 二元关系: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
- 非二元关系:如三元关系等
- 标识性:分为标识关系和非标识关系
1.3 数据规范化
数据规范化是减少数据冗余、提高数据完整性的重要方法。常见的规范化形式包括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等。不同的范式有不同的要求和作用,例如第一范式要求数据具有原子性,第二范式可以避免部分依赖问题。以下是数据规范化的主要范式及其作用:
| 范式 | 要求 | 作用 |
| — | — | — |
| 第一范式 | 数据具有原子性 | 确保数据的基本结构合理 |
|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