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以下代码:
- for i=1,2 do
- print(i)
- i=3
- end
输出是什么?如果习惯了C/C++语言,会觉得因为改变了控制变量i为3,所以在执行第二次循环体之前判断不通过,所以输出是1。
但结果输出是1和2,即虽然改变了i,但循环还是执行了2次。这是为什么呢?
看了lua的源代码,发现在语法分析阶段,表达式中的i(也叫控制变量)和循环体中的i并不是一个值,其实表达式中的i叫internal index,循环体中的i叫external index。
所以在循环体中并没有改变表达式中的i的值。
至于为什么lua要这样做,估计是为了安全吧,怕在循环体中不经意地改变了表达式的i,从而产生bug。
另外,在Progammming in Lua一书中也提到不要在循环体内修改控制变量(实际修改的是external index)的值,否则会有不可预知的结果。
本文探讨Lua语言中循环控制变量的特殊处理方式。通过一个示例代码解释了内部索引(internalindex)与外部索引(externalindex)的区别,并讨论了在循环体内修改控制变量可能带来的影响。
91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