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队列
概念:
消息队列就是一个消息的链表,提供了一种由一个进程向另一个进程发送块数据的方法。另外,每一个数据块被看作有一个类型,而接收进程可以独立接收具有不同类型的数据块,在许多方面看来,消息队列类似于有名管道,但是却没有与打开与关闭管道的复杂关联。
优点:
1.通过发送消息来几乎完全避免命名管道的同步和阻塞问题,
2.独立于发送和接收进程而存在,这消除了在同步命名管道的打开和
关闭时可能产生的一些困难。
缺点:
1.与管道一样,每个数据块有一个最大长度的限制,
2.系统中所有队列所包含的全部数据块的总长度也有一个上限。
Linux 系统中有两个宏定义
MSGMAX, 以字节为单位,定义了一条消息的最大长度。
MSGMNB, 以字节为单位,定义了一个队列的最大长度。
Linux 操作系统中,对消息队列进行了以下的规定,不同的系统的限制值可以通过调用 msgctl 函数使用 IPC_INFO/MSG_INFO 参数获取,或者通过指令ipcs -ql来获取。 需要强调的是,不同的Linux 版本,限制值可能不一样。
1.默认情况下,系统最多允许有16个消息队列;
2. 每个消息队列最大为 16384字节;
3. 消息队列中的每个消息最大为8192字节 (8KB)
消息队列的使用步骤
1.创建或打开消息队列:
具体实现: msgget 函数
例: msgget(key,IPC_CREATE |0600);
2.添加消息或读取消息:
具体实现: 添加消息/发送消息 msgsnd函数
读取消息 msgrcv 函数
例:
msgsnd(msgid,&sndmsg,size,0);
msgrcv(msgid,&rcvmsg,size,type,msgflg);
2.销毁消息队列:
具体实现: msgctl函数
例: msgctl(msgid,IPC_RMID,NULL);
消息队列相关函数
函数名 | msgget |
---|---|
头文件 | #include <sys/ipc.h> #include <sys/msg.h> |
函数原型 | int msgget(key_t key,int msgflg); |
功能 | 获取或创建一个消息队列 |
参数说明 | 1.key:消息队列的关键字,函数将dm.txt它与已有的消息队列关键字进行对比来判断消息队列是否已经创建,函数具体操作由msgflg 来决定。 ftok(“/home/terry”,1);2. msgflg: 消息队列建立标志和存取权限,可取以下值:IPC_CREAT:如果消息队列不存在就创建,否则打开消息队列; IPC_EXCL:一般是和 IPC_CREAT一起使用,如果消息队列不存在就创建,否则产生一个错误并返回,msgflg 也用来决定消息队列的访问权限。备注:只指定IPC_CREAT,要么返回已存在的标识符,要么返回创建的标识符如果和IPC_EXCL一起指定,要么返回新建的标识符,要么返回-1. |
返回值 | 成功,返回消息队列标识符,否则返回-1,错误码放在errno |
消息队列相关数据结构
/usr/include/linux/msg.h
struct msqid_ds
{
struct ipc_perm msg_perm; /*操作权限结构 */
time_t msg_stime; /*最后发送时间*/
time_t msg_rtime; /*最后接收时间*/
time_t msg_ctime; /*消息队列最后修改时间*/
unsigned long _msg_cbytes; /*队列中当前字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