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简单说一下OLED和LCD的区别(因为学习的时候想知道为什么要学两个功能相似的外设)。LCD也叫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LCD的发光原理主要靠背光层,通常由大量的LED背光灯组成,在白色的背光层上加一层有颜色2113的薄膜,白色光透过有颜色的薄膜然后呈现颜色。在背光层和颜色薄膜之间有一道阀门控制,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液晶层,它通过改变电压的大小来控制开合的程度,进5261而控制射出光线的大小,以调整红绿蓝三原色配比,最终呈现所需的颜色。而OLED,OLED不需要LCD屏幕那样的背光层,也不需要控制出光亮的液晶层,只要给他通电他就能亮,所以OLED就像一个有着无数个小的彩色灯泡组合的屏幕。简单总结,就是OLED色彩鲜艳、响应速度好、更薄,同时对眼睛伤害大、使用寿命较LCD短;LCD成像自然,但必须要忍受拖影。
模块简介
1,2.4’/2.8’/3.5’/4.3’/7’ 5 种大小的屏幕可选。
2,320×240 的分辨率(3.5’分辨率为:320480,4.3’和 7’分辨率为:800480)。
3,16 位真彩显示。
4,自带触摸屏,可以用来作为控制输入。
在这里我们mini板使用的是2.8 寸的 ALIENTEK TFTLCD 模块,该模块支持 65K 色显示,显示分辨率为 320×240,接口为 16 位的 80 并口,自带触摸屏。且因为mini板没有FSMC,我们在这里用STM32 的普通 IO 口模拟 8080 总线来控制 TFTLCD 的显示。
模块原理
模块原理图
TFTLCD接口图
接口说明(16位80并口)
DB1~DB8,DB10~DB17,总是按顺序连接MCU的D0 ~D15
CS:TFTLCD 片选信号。
WR:向 TFTLCD 写入数据。
RD:从 TFTLCD 读取数据。
D[15:0]:16 位双向数据线。
RST:硬复位 TFTLCD。//RST 信号线是直接接到 STM32 的复位脚上,不由软件控制
RS:命令/数据标志(0,读写命令;1,读写数据)。
BL_CTR:背光控制信号
T_MISO/T_MOST/T_PEN/T_CS/T_CLK:触摸屏接口信号 //如果只是点亮LCD不用触摸屏,这些接口可以不接
驱动
16位80并口驱动简介
模块的8080并口读/写的过程:
现根据要写入的数据的类型,设置RS为高(数据),低(命令),然后拉低片选,选中IL19341,接着根据是读数据,还是写数据置RD/WR为低,然后:
1.读数据:在RD的上升沿,读取数据线上的数据(D[15:0])
2.写数据:在WR的上升沿,使数据写入到LI9341里面
驱动流程
初始化序列:由厂家提供
设置坐标:画点,写GRAM指令 ;读点 读GRAM指令
GRAM 作用:设置控制位后,后期只需写颜色代码,不需要再填写坐标
总流程:先设置MCU输入指令配置扫描模式,再通过GRAM写入颜色,最后显示
ILI9341 液晶控制器自带显存,其显存总大小为 172800(24032018/8),即 18 位模式(26
万色)下的显存量。在 16 位模式下,ILI9341 采用 RGB565 格式存储颜色数据。
MCU 的 16 位数据,最低 5 位代表蓝色,中间 6 位为绿色,最高 5 位为红色。数值越
大,表示该颜色越深。
指令简介
特别注意 ILI9341 所有的指令都是 8 位的(高 8 位无效),且参数
除了读写 GRAM 的时候是 16 位,其他操作参数,都是 8 位的,这个和 ILI9320 等驱动器不同。
0xD3
为读ID4指令 用于读取LCD控制器的ID。使同一个代码,可以根据ID的不同,执行不同的LCD驱动初始化,以兼容不同的LCD屏幕。
0x36
存储访问控制指令,控制ILI9341存储器的读写方向,控制GRAM指针的增长方向。
0x2A
列地址设置指令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扫描方式(默认)下面,该指令用于设置横坐标(x坐标),该指令四个参数,实际上是两个坐标值:SC和EC,即列地址的起始值和结束值,SC必须小于等于EC,且SC/EC在0~239之间。
0x2B
页地址设置指令,在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扫描方式(默认)下面,该指令用于设置纵坐标,其余与上面相似。
0x2C
写GRAM指令 往LCD的GRAM里面写入颜色数据,该指令支持连续写(地址自动递增)。
0x2E
读GRAM指令,用于读取ILI8341的显存(GRAM),同0x2C指令,该指令支持连续读(地址自动递增)每次读一个颜色就必须读两次。
LCD液晶显示实验
LCD结构体
这里注意,mini板是没有的。
将地址强行转化成LCD_TypeDef,则对LCD_REG取地址可得对应A0状态为0(即RS=0),而对LCD_RAM可得对应状态为1(即RS=1),从而实现对RS的控制。
这里LCD_BASE,F1是0x000007FE,
F4是0x0000007E(因为RS接A6)
LCD重要参数集
7个底层接口函数
1.写寄存器值函数:void LCD _WR REG(u16 regval)
2.写数据函数:void LCD_WR_DATA(u16 data)
3.读数据函数:u16 LCD_RD_DATA(void)
4.写寄存器内容函数: void LCD_WriteReg(u16 LCD_Reg,u16 LCD_RegValue)
5.读寄存器内容函数:u16 LCD_ReadReg(u16 LCD_Reg)
6.开始写GRAM函数: void LCD_WriteRAM Prepare(void)
7.写GRAM函数: void LCD_WriteRAM(u16 RGB_Code)
void LCD _WR REG
void LCD_WR_REG(u16 data)
{
LCD_RS_CLR; //写地址
LCD_CS_CLR;
DATAOUT(data);
LCD_WR_CLR;
LCD_WR_SET;
LCD_CS_SET;
}
void LCD_WR_DATA
void LCD_WR_DATAX(u16 data)
{
LCD_RS_SET;
LCD_CS_CLR;
DATAOUT(data);
LCD_WR_CLR;
LCD_WR_SET;
LCD_CS_SET;
}
u16 LCD_RD_DATA(void)
u16 LCD_RD_DATA(void)
{
u16 t;
GPIOB->CRL=0X88888888; //PB0-7 上拉输入
GPIOB->CRH=0X88888888; //PB8-15 上拉输入
GPIOB->ODR=0X0000; //全部输出0
LCD_RS_SET;
LCD_CS_CLR;
LCD_RD_CLR;
opt_delay(2);
t=DATAIN;
LCD_RD_SET;
LCD_CS_SET;
GPIOB->CRL=0X33333333; //PB0-7 上拉输出
GPIOB->CRH=0X33333333; //PB8-15 上拉输出
GPIOB->ODR=0XFFFF; //全部输出高
return t;
}
void LCD_WriteReg
void LCD_WriteReg(u16 LCD_Reg,u16 LCD_RegValue)
{
LCD_WR_REG(LCD_Reg);
LCD_WR_DATA(LCD_RegValue);
}
u16 LCD_ReadReg
u16 LCD_ReadReg(u16 LCD_Reg)
{
LCD_WR_REG(LCD_Reg); //写入要读的寄存器号
return LCD_RD_DATA();
}
void LCD_WriteRAM_Prepare
void LCD_WriteRAM_Prepare(void)
{
LCD_WR_REG(lcddev.wramcmd);
}
void LCD_WriteRAM
void LCD_WriteRAM(u16 RGB_Code)
{
LCD_WR_DATA(RGB_Code); //写十六位GRAM
}
这里注意:这里直接调用了很多函数,所以运行时间较慢,如果想要让运行时间变快,应直接在文件开头宏定义函数,但同样的,这样会占用更多空间,相当于用空间换时间。像lcd.h里这样:
//写数据函数
#define LCD_WR_DATA(data){
\
LCD_RS_SET;\
LCD_CS_CLR;\
DATAOUT(data);\
LCD_WR_CLR;\
LCD_WR_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