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类数据存储系统架构优化实践经验分享

本文介绍了银行业在文件存储系统架构优化中的实践经验,通过使用NAS存储替换GPFS,实现成本降低和高可用性的提升。文章详细阐述了需求背景、技术路线对比、迁移实践及NAS存储的使用效果,揭示了NAS在文件共享、高可用性、成本效益和性能等方面的优点,展示了如何构建NAS存储的同城双活架构和3DC高可用方案,以及在不同业务场景中的应用策略。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导读】近年来,银行业积累了越来越多的非结构化数据,在业务场景和存储系统建设上都在不断进行优化。本文以作者所在企业的业务需求以及存储系统优化实际出发,阐述使用NAS文件存储替换GPFS架构的需求分析、技术路线对比、迁移实践与最终使用华为高端NAS存储的使用成效,希望可以为同行带来一定的借鉴。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需求分析和技术路线篇、GPFS迁移实践篇、NAS存储使用经验和效果篇。

需求分析和技术路线篇

对于很多中小金融机构来讲,由于历史原因,企业的存储形态往往较为单一,存储系统并未做分类和分级建设。比如,对于集中式存储来讲,只有SAN存储,而并未使用NAS存储。这样一来,对于文件共享场景,很多企业有用到GPFS来构建分布式集群文件系统来满足业务系统文件共享场景需求。

实际上,GPFS是一种高性能的并行文件系统,其底座很多也是使用FC组网的SAN存储。GPFS大多适用于高性能计算场景,或者是和企业其他IT技术生态捆绑使用。另一方面,GPFS在构建同城或异地容灾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也是基于底层SAN存储来做的数据级容灾。

如果从企业的存储系统发展来看,随着企业存储管理的精细化,可以看到,GPFS和NAS的使用场景也开始逐渐分流,两种技术分别适用于不同的业务场景中,可以说两者是“术业有专攻”。对于低时延的高性能场景或者是多业务系统之间文件交互场景,即插即用的NAS存储可以说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此外,集中式的NAS存储也有成熟的双活以及异步复制解决方案,很好的匹配了企业的文件高可用性建设需求。

此外,在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存储优化方面,对象存储技术扮演了重要角色。近年来,对象存储凭借其优异的成本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罗伯特之技术屋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