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距离25考研结束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现在回想依然像梦一样,回想当时看到自己录取时激动地菌子都吃不下了,在经历了一战被刷后不敢相信自己被录取。最近闲来无事写下这段经验贴,也算记录下这两年的考研经历。
一、个人状况
- 本科:某二本计科
- 竞赛:蓝桥杯省一,国优;天梯赛团体国三;西安邀请赛打铁;CCPC省优;睿抗省三;数学建模省三
- 英语:四级574;六级425
- PAT甲级:68分
- 项目:web项目
- 初试成绩:政英数学408分别为69、64、119、78; 总分330
二、择校
- 一战:一战时想选地区好学校也不错的211院校,遂选择的暨大计专22考自命题,初试擦线,复试机试满分,但面试准备不足还是被刷了,后面又尝试调剂一些一本学校又被刷后决定不调剂了,决定二战。
- 二战:通过一战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白了自己几斤几两,所以在择校时就要更合理评估自己的实力,不敢冲太好的学校了,地区热门又是211的学校一般不会冷的。鉴于各大高校408的趋势,果断选择备考408。在考虑甚久之后,挑选了云大、南信大、河大这三所学校,由综合下来还是云大性价比最高,42所一流大学,211,学科评估B-;最后便选择了云大计专。
三、初试
政治
- 成绩:我24、25考研的政治成绩分别为73,69。
- 备考资料:24徐涛核心考案,24肖1000,肖背诵手册,腿姐背诵手册,肖四肖八,仓盾刷题小程序。
- 备考历程:这里主要是因为广东和云南的政治都挺水的,政治整个备考的历程还是比较轻松的。一战的时候我从7月开始复习,学累了看看徐涛的马原视频课就当放松了,中间我买了肖1000刷了一部分但刷不下去就放弃了,到后面就是每天刷刷小程序,11月份肖八到了之后,就疯狂刷肖八,根据肖八上的知识点画画背诵手册背,肖四到了之后就到了冲刺阶段,每天疯狂背肖四,最后就上考场了。总结一下政治成绩跟水区旱区影响挺大的,如果是旱区的话还是要好好准备的,但政治不是你能不上岸的决定因素,主要还是看数学和408,要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
英语
- 成绩:我24、25考研的政治成绩分别为70,64。
- 备考资料:不背单词app、英二真题、考研真相。
- 备考历程:从备考开始就坚持每天起来后花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背单词。因为我的英语基础还不错,整个过程是基本不看网课的,前面我看过一部分田静的真题讲解觉得太浪费时间了,就直接看答案解析了。一战到了9月左右就开始刷英二真题,只刷阅读新题型,后面把真题阅读刷完后,就挑了一部分的真题卷的翻译来写并且二刷了一部分真题,但跟一刷错的差不多。作文的话最后一个月到半个月背背石雷鹏的作文模板,并练练衡水体,字体工整还是会高两分的。最后考前可以找一套最新的真题用来模拟评估自己的水平。
数学
- 备考资料:25张宇基础30讲、25高数18讲、25线代9讲、24线代辅导讲义、武每日一题、夜雨中值定理、1000题、660题(不做线代)、李艳芳900题、李林108、姜晓千150(做了一部分)、数二87-24真题、李艳芳真题分类
- 备考历程:首先说本人24考研数二89,而且数学还花了我一大半的时间考了这么低的分,在被24的数学打击之后决心专心学数学。由于是二战,基本可以不怎么看课学,我从7.10开始复习。刚开始就看基础30讲配1000题,这个时间段基本上是一天完成一章(每天几乎都在学数学),花了20天左右把1000题的基础强化做完了正确率还不错。由于我一战时候写的就是1000题感觉写的格外地顺利,于是我就选择了市面上最难且冷门的习题册李艳芳900题。8-9月中旬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左右写完,后半个月我就啃啃各种错题复盘一下。到了10月我就开套卷了,每天一套真题从05开始做,87-08则是按习题分类的方式做,后面就是找各种模拟卷每天一套一直做到考前,中间也穿插着参加欧几里得模考什么的,模拟卷我做了大概50套,最后数学119,下面再说一下我做过的模拟卷以及评价(叠个甲以下都为个人评价)。
- 模拟卷:25张宇8+4、25李林6+4、23超越5、24超越10、25超越10、余丙森5、李永乐6+3;25李镭8、24/25李艳芳三套卷、25欧几里得三套卷
- 个人模拟卷评估:
- 25张宇8套卷(难、不推荐)
- 25张宇4套卷(简单、推荐)
- 25李林6套卷(难度适中,比往年有新意,比较推荐)
- 25李林4套卷(简单、推荐)
- 25、24超越10套卷(难度稍难,非常推荐)
- 23超越5套卷(较简单、推荐)
- 11-22超越若有多余时间也可做做
- 25余丙森5套卷(难度适中,但题目较往年改动少,不推荐)
- 25李永乐6+3套卷(难度适中,但题目质量差,不推荐)
- 25李镭8套卷(过难、计算量过大,但题目质量高,有新意,推荐)
- 24、25李艳芳三套卷(过难,计算量大,但题目质量高,膨胀时可以做做,推荐)
- 25欧几里得三套卷(难度稍难,有新题,推荐)
- 总结:数学是贯穿你整个考研备考过程的事情,一定要每天都要分出时间学,不然容易手生,还有对于计算机考研,往往数学>408,拉开差距的往往是数学,政英大家都大差不差。408的话要提升则是很难的。数学要多做模拟卷、注重训练计算量、做题到一定程度到后期要注意减少失误,适当放弃过难的题。
408
- (叠个甲)我的408成绩考的非常差,这部分就当为大家避雷贴好了,仅仅是记录一下。
- 备考资料:25王道4本书、码虫刷题、09-24真题、beokaay计组、真题讲解(以及ds、os、cn手册)、湖科大计网、计组、竟成408真题分类
- 备考历程:本人本科时虽说开设过408的课程,但那时是疫情时期全都网课线上考试水过去了,除了数据结构有点基础,其他三门基本算是没学过。我一战时备考的自命题是ds+os,所以有些基础。但我整个408备考过程还是时间挺紧张的,8月才开始408备考,先啃的便是计组,这部分我啃一遍+王道课后题做了一个半月完成这就到了9月中旬,中间还穿插着复习os,由于这两门相关性大,我便一起复习;后半个月这两周我就花了点时间把ds复习了下;到了10月又花了2周时间看湖科大的视频学计网+王道课后题。这时到了10月中旬,我才把整个408复习了一遍。这时我发现学过的全忘了感觉知识点太碎太多了,又开始简单复习了前面学过的部分,然后花了2-3周时间二刷了计组+操作系统+计算网的王道课后题;到了11月上旬我就开始做真题了,这时还没怎么做过大题,后面的时间我就2天做一套408真题,并看b姐真题讲解把真题都搞懂,这中间我还刷了一些408小程序来巩固知识点。到了考前我又二刷了一部分真题卷。
- 总结:408 不是一门可以速成的科目,要至少留6个月以上专注备考408。还有备考时不能学完一门扔一门,要穿插复习旧的知识,不然遗忘很快。要把真题的大题研究透,反复刷,刷透,刷懂,真题要尽早开,精做、深研: 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模拟(后期),认真对答案,不仅要看懂解析,更要深挖错因,回归知识点,总结套路。
四、复试
- 复试内容:408+软工+数据库+离散+编译原理+数一+力扣简单题+英语专业口语问答。
- 初复试比例:6:4,机试40%、专业问答40%、英语专业问答20%
- 复试准备:几乎时间都花在机试上,每天刷刷力扣,坚持到复试前
- 复试流程:机试面试是分成两天的,机试时间2小时,面试是分组,每个组的复试流程不太一样,我们组是什么都不看(所以我相当于三无),进去让简单自我介绍一下就开面试了。
写在最后
写到这里又想起自己随记里的一段话送给大家:
成功不是我们的唯一目的,它只是追求路上的奖赏,更宝贵的是一路的过程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备考过程了,祝大家都能考上自己理想的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