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说中国近代史
流鼻涕不用抽纸
流鼻涕不用抽纸。
展开
-
《重说中国近代史》—张鸣—(5)古老命题新解(二)
一:寻找太平军勇猛之由1:依赖宗教依靠宗教组织发动起义有其独特的地方,就比如他们有着特别强的凝聚力。虽然常听人说中国人的宗教感不强,但在非常时期,一旦人们脱离了土地,对这个教的依附性可能还是会很强的。中国其实不乏这种人,每一个宗教团体都有这种宗教感很强的人,而且拜上帝教一开始的确有很强的吸引力,这主要在于它是个一神教,排他性很强。拜上帝教排斥其他的神,独尊上帝,这样信徒的宗教自豪感就很强——我的主最牛,你们的都不行。所以太平军在行进中,一路横扫所有的民间信仰。而加入这个团体的人们,本来都是在乡土信仰中成原创 2021-11-02 10:20:02 · 351 阅读 · 0 评论 -
《重说中国近代史》—张鸣—(4)古老命题新解(1)
一:清末统治存在的问题政治问题:统治机器腐朽清末时期,制度开始松懈,进而失效。该遵守的规则没有落实,该处理的政务没有人干。逐渐的,潜规则开始当家,再然后,潜规则也不管用了,它又被无规则取代。如果对某类事件的处理有正式的规则,大家可以按照规则办事,这是最好的。若是有较为固定的潜规则,其实也能维持正常的社会运转,大家多实践几次也就都知道该怎样办事了。等到潜规则都被破坏时,这个时候就乱了,老百姓就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拿清王朝秘密立储制度来说(皇位继承),在晚清这种秘密是根本保不住的。一开始皇帝把传位诏书放原创 2021-10-12 15:24:00 · 572 阅读 · 0 评论 -
《重说中国近代史》—张鸣—(3)两个世界最初的碰撞(续)
一:英国对中国政策的成本核算在当时,凭借英国的实力是可以统治中国的,但是英国并没有。此时世界已经进入了殖民时代,大英帝国在全球许多地方已建立起了殖民地。不过,英国是一个商人国度,在制定对外政策时都会进行周密的成本核算,仍然是以考虑成本和收益作为制定对外战略决策的出发点。英国人明白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完全摧毁其国家机器,进而建立起一个新殖民政府的代价太高,不是它的利益所在。他的目的只是要打开中国的市场。(就是出与这个目的,当年马嘎尔尼来华也是想谋求一个地方作为商业据点 。当然最终他们看上了香港)也原创 2021-10-04 23:47:42 · 586 阅读 · 0 评论 -
《重说中国近代史》—张鸣——(2)战争的开始
一:鸦片的输入及其带来的影响早期英国的贸易是东印度公司专营的,这是一个商人联合的组织。这个公司觉得,长期和中国贸易是很亏的,而且由于硬通货不足,英国商人每次需要从墨西哥或者南美等地运来鹰银,白银才能和中国做生意这样太费事,英国希望能找到替代物打破这种平衡。于是英国人把鸦片输入中国,一些中国人尝到了甜头,就逐渐发展出一整套吸食鸦片的文化,还给鸦片取了好听的名字比如芙蓉膏,阿芙蓉什么的,还发展出一整套吸食鸦片的烟具、礼仪,好像抽食鸦片特别有文化似的。有文化有品位之后,大家就都来吸了。这东西很贵,也很伤身原创 2021-09-27 22:33:21 · 8154 阅读 · 0 评论 -
《重说中国近代史》—张鸣—两个世界的第一次碰撞
将历史代入当下,说不定可以避免一些错误。-----2021年9月11日谢谢我的陶陶老师。我初一在她的历史课上从来都没有被地主欺负过,要问为什么,因为我就是地主。一:近代史的划分近代史的划分:借用了世界史的概念,若是按照中国传统对历史阶段的划分,一般会变为朝代史。美国传教士丁韪良,把第一次鸦片战争到清末新政之前的历史分为六段,其时间结点的选择与如今的说法不同。他的划分标准是通过感知中国人对外国人的开放程度。1:鸦片战争,洪秀全初创拜上帝教2:亚罗战争(二鸦)3:中法战争4:中日甲午战争5:原创 2021-09-11 12:16:43 · 947 阅读 · 0 评论 -
2021年5月28日重说中国近代史——第二章:两个文明最初的碰撞
重说中国近代史第二章:两个文明最初的碰撞明朝中叶:西方的传教士进入中国西方在工业革命之前就已经进行了一次手工业革命,,船只,枪炮等器物已经十分精致。所以说,工业革命,他不是一下子蹦出来的,每个发明发现,尤其是划时代的发明发现都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乾隆:自称“十全老人”。(上一位雍正下一位嘉庆)1735-1795在明朝时,利玛窦就带来了世界地图和地球仪,然而清人并没有继承明朝的遗产,开放程度比明朝更低。中西交流的媒介主要是传教士,清时期罗马教廷认为祭祖是搞崇拜,入教就不能祭祖,因此在雍正时期原创 2021-05-28 22:29:21 · 528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