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风带着秋意掠过,我蜷在沙发里翻着旧相册,忽然就被一张毕业旅行的合照拽进了情绪里,周遭的嘈杂瞬间淡去——这大概就是沉浸的开始。照片里大家笑眼弯弯,身后是陌生城市的烟火气,恍惚间竟能闻到当时空气里的甜味,那些并肩走过的路、随口说的玩笑,都在记忆里鲜活起来,心里漫过一阵久违的暖意。
指尖划过照片里站在角落的朋友,她如今在一线城市做着喜欢的设计,朋友圈里是加班后的晚霞,是获奖后的奖杯,是我从未触碰过的鲜活人生。又想起读研时的室友,明明起点相近,却早早规划好方向,如今已拿到国外名校的访学名额。看着别人的轨迹清晰又明亮,像有一束光稳稳地照着前路。
视线慢慢落回自己身上,忽然就静了下来。同样的几年时光,我好像一直在原地打转。专业课不算顶尖,实习经历平平,就连当初坚持的爱好,也在忙碌里慢慢丢了。曾以为自己足够努力,可对比之下才发现,所谓的“付出”,不过是自我安慰的幌子。我总在找借口拖延,在选择前犹豫,把“顺其自然”当成不作为的理由,直到现在,连对未来的想象都模糊不清。
偶尔也会对着星空发呆,憧憬着能有一份从容的生活:有一间洒满阳光的小房子,做着能带来价值感的工作,不用为碎银几两慌慌张张,还能有余力去看山川湖海。甚至会偷偷规划,周末去学插花,假期去偏远的小镇支教,把日子过成诗的模样。那些细碎的期待,像星星一样缀在心里,亮得让人欢喜。
可手机弹出的秋招拒信,总能轻易戳破这些憧憬。投出的简历石沉大海,寥寥几次面试也屡屡碰壁,双非本硕的标签像一道无形的墙,把很多可能性挡在门外。身边人劝我“降低预期”,可看着那些曾经的目标变得遥不可及,心里还是忍不住发酸。原来“理想”两个字,在现实面前这么轻,轻得一触就碎。
后来也想过退一步,比如放弃挤破头的大城市,回到家乡的小城找份安稳的工作。不用面对高昂的房租,不用应付复杂的竞争,日子能过得轻松些。可转念又怕,怕小城的安逸会磨掉心气,怕自己在日复一日的平淡里,彻底忘了曾经的期待。更怕的是,连这样的“退路”,都藏着不确定——家乡的岗位有限,适合自己的更是寥寥。
夜色渐深,思绪也沉了下来。看着天花板上晃动的树影,忽然想起导师说过的“慢慢来”,可“慢”的底气,从来都藏在清晰的方向里。我站在人生的岔路口,左边是望不见头的迷茫,右边是抓不住的理想,往前走怕撞南墙,往后退又不甘心。到底要怎样,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这个问题,像一团雾,在心里飘着,久久散不开。
76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