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行业,表面上看是创造了财富,改变了世界,实际上更是汇聚了大量优秀的人才,甚至可以说是这个社会核心的顶级人才;在传统行业这么多年,最近我经常想,如果要在当下找一个学习的对标,互联网人做事的思维和方法是值得研究的。
先抛砖引玉,说一说我最近的几点感触,也可以说是差距或是创业需要掌握的必备技能:
1、效率、灵活、创新、拆解、建模;
2、实事求是、底层逻辑、科学框架、方法论、系统化;
3、用互联网产品经理的思维做产品(关键假设、低成本验证、快速迭代、快速复制);
4、用游戏的逻辑设计营销(动力、阻力、接触点、奖励、人性);
5、专注的心力和极致的目标追求;
拿学习来说,这些年学习对我更多是一个工具和爱好,从中有受益,但也经常矛盾混乱,更多还是消遣,是随心所欲、云淡风轻、漫不经心的生活习惯。但互联网思维,或者说创业思维的学习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果把学习当成一个工具,学习的能力其实是IPO的速度和质量(学习的IPO模型,即输入→处理→输出);高效学习的本质,就是根据自己的目标和习惯,构建一个专属自己的IPO模型,然后不断地提升质量、不断地加速、不断地获得正反馈。
一、IPO的I加速:输入高价值的信息,有侧重但不要有盲区
你读什么样的书,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如果一个人输入信息的质量是你的10倍,那么他的学习效率也至少比你高几倍。把信息输入的渠道尽量打开,尽量多接触优质的信息;读书看文章,学习案例,花费的时间是一样的,为什么不学点好的,优质的,源头的内容?要养成管理自己的阅读源、信息质量、信息筛选的习惯。
书可以分成三个层级:一是认真阅读,二是快速了解,三是知道存在。多数的书,只是一篇文章的密度,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认真仔细地去看。要有侧重点但不要有盲区,创业的一些基本认知,有盲区是很可怕的。比如你的商业分析中,缺少品牌定位这个维度,缺少行业天花板这个维度,缺少单元模型这个维度,是很难做出高水平的商业决策。
二、IPO的P加速,信息处理,给思考建立模型
当信息进入大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同样的信息,不同的人得出的结论可以完全不同。结合实际的运用,工具清单、方法模型、本质思考、学科经典;
方法论:让80%的人在80%的时间,可以拿到80分的结果,这就是方法论;
逻辑:表达的逻辑、整体的逻辑链条、事务框架等;
本质:花一秒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也看不清事务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多元思维模型:重点学科的重点概念,回到现实中具体的场景和问题,有用才是硬道理。
三、IPO的O加速,用输出倒逼输入
用费曼学习法,“以教促学”如果真正懂一件事后,应该用简洁的大白话让对方听懂,就像你的商业模式、年度营销方案、核心策略,如果三句话说不清楚,那一定是有问题的。具体落地的方法:
1、基本技巧:无论看一本书还是一篇好文章,收藏不收藏不重要,重要的是提炼三句话,最重要的三句话;
2、主动学习:带一个明确的目标去学习,一边思考一边学习,一定要记得,换位思考,书是工具!带问题找答案!
3、复盘推演:发现一个有价值的模型、概念知识点的时候,强行举出三个不同维度的例子,用它来解释。
重视底层逻辑就是长期主义,学习不是只解决眼下的一两个问题,而是强大你的认知,构建你的思维,提升你的输出段位,获得可持续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来人间一趟,总要尽可能了解到更多未知的边界,在能的范围内尽量活得尽兴!如果你也喜欢今天的内容,或想要更多资料,欢迎加我微信,一起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本篇的三句话重点:
1、如果要在当下找一个学习的对标,互联网人做事的思维和方法是值得研究的。
2、如果把学习当成一个工具,你学习的能力其实是你IPO的速度和质量;多数的书,只是一篇文章的密度,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认真仔细地去看;书只是工具!
3、对信息要有筛选,有侧重点但不要有盲区;深度思考,多专注方法论、底层逻辑和事物本质;用输出倒逼输入,提炼重点,实际运用。